深云庵壁上读外舅海门先生诗
清 · 张铉
儿时见此诗,面壁心欢喜。
盘桓日云暮,雒诵犹未已。
今晨款禅扉,破灶茶烟起。
尘封阁上经,蜗篆窗间几。
重启碧纱笼,生气犹满纸。
名山留千秋,先生长不死。
盘桓日云暮,雒诵犹未已。
今晨款禅扉,破灶茶烟起。
尘封阁上经,蜗篆窗间几。
重启碧纱笼,生气犹满纸。
名山留千秋,先生长不死。
鉴赏
这首清代张铉的《深云庵壁上读外舅海门先生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儿时对舅舅诗作的喜爱与敬仰之情。首句“儿时见此诗,面壁心欢喜”表达了诗人幼年时期对诗歌的初次接触和深深感动。接着,“盘桓日云暮,雒诵犹未已”描述了诗人反复吟咏,直至日暮仍不愿停歇的情景。
诗中“今晨款禅扉,破灶茶烟起”转至今日,诗人来到深云庵,禅院的简朴生活与昔日的热爱形成对比。接下来,“尘封阁上经,蜗篆窗间几”暗示了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但先生的诗作仍在尘封中保持着鲜活的气息。
“重启碧纱笼,生气犹满纸”再次强调了诗篇的感染力,即使经年累月,纸上的诗意依然生动。最后两句“名山留千秋,先生长不死”寄寓了诗人对外舅的赞美,希望他的精神和诗才如同名山永垂不朽,仿佛先生的生命也因此得以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旧日记忆的回味和对诗人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