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上人还襄阳
唐 · 储光羲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
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朝:早晨。法云:佛教中的祥云,象征高人或佛法。
至人:道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还:返回。
伊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南地区。
行车:驾车出行。
故关:古老的关隘,指离开的地方。
天花:佛教中指天人所现的美丽景象,也指佛光。
南国:南方地区。
精舍:精致的僧舍,指寺庙。
虽复:即使。
时来去:有时来去。
中心:内心。
长日闲:长久地感到悠闲。
翻译
早晨看云雾散去,知道有高人归来。送别客人来到伊水边,驾车出行离开旧关隘。
天空中繁花似锦,佛寺坐落在寂静的山中。
虽然时常来去,内心却常感到悠闲自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送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朝看法云散”,以清晨消散的云彩比喻事物变化无常,也隐含着某种预感或预兆。紧接着,“知有至人还”则表明诗人对即将归去的朋友深信不疑,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人。
“送客临伊水”,在伊水边送别,这里的伊水可能指的是某一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常常用来衬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行车出故关”则是送别的具体行动,通过动作强化了离别时的心情。
“天花满南国”,这里的“天花”可能指的是雪花或星辰之类的自然现象,用以形容南方国家(可能是诗人所处或友人前往的地方)的美丽景致。“精舍在空山”则描绘了一种清幽、宁静的居所,显示出诗人对于友人的居住环境的关心。
“虽复时来去”,表达了时间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无常。然而,“中心长日闲”却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这份情谊的珍视与保留,即便是在忙碌和变化中,内心仍能保持一份宁静和悠闲。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重,以及面对离别时那种复杂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