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可哀赏析

秋可哀

魏晋 · 夏侯湛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
火回景以西流。
天既清而气高。
壤含素霜。
山结玄霄。
月延路以增夜。
日迁行以收晖。
屏絺绤于笥匣。
纳纶缟以授衣。
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绸筱朔以敛稀。
密叶槭以损疏。
雁擢翼于太清。
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
月翳翳以隐云。
星胧胧以投光。
映前轩之疏幌。
照后帷之闲房。
拊轻衾而不寐。
临虚槛而褰裳。
感时迈以兴思。
情怆怆以含伤。
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鉴赏

这首《秋可哀》是魏晋时期诗人夏侯湛所作,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

开篇“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诗人以哀婉的语气,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描述了太阳西落、天空清朗、地面覆盖着白霜、山峦笼罩在幽暗中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肃杀与凄清。

“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月亮逐渐延长,夜晚越来越长;太阳的行程缩短,光芒逐渐消逝,形象地表现了昼夜交替、时间流逝的过程。接下来,“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则通过人们换上冬衣的场景,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适应。

“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植物,描述了新植物凋零、叶子稀疏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衰败主题。接着,“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通过大雁高飞、燕子栖息于荒野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迁徙与自然的循环。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夜晚的漫长,月光被云遮蔽,星辰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迷茫的意境。最后,“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照亮空荡的房间,主人公难以入眠,徘徊窗前的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引发了深深的思考,情感沉重,充满了悲伤。结尾“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以农田的荒芜和植物的凋零作为收尾,再次强调了秋天的衰败与凄凉,呼应了开头的哀叹。

整体而言,《秋可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