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口攒宫三首(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哀痛千秋血诏传,遗臣何以报皇天。
山河万里留东澳,兵甲三朝丧朔边。
竟使单于封马鬣,可堪尝侍握龙渊。
酬恩自矢惟沟壑,化作啼乌玉树前。
山河万里留东澳,兵甲三朝丧朔边。
竟使单于封马鬣,可堪尝侍握龙渊。
酬恩自矢惟沟壑,化作啼乌玉树前。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西山口攒宫三首》之一,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民族兴衰的深沉感慨。
首句“哀痛千秋血诏传”,开篇即以“血诏”二字,点明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引发读者对历史悲剧的共鸣与思考。接下来,“遗臣何以报皇天”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先帝的追思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山河万里留东澳,兵甲三朝丧朔边”两句,描绘了广阔的历史背景,通过“山河”、“东澳”、“兵甲”、“朔边”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国家领土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朝代更迭的无奈与痛苦。
“竟使单于封马鬣,可堪尝侍握龙渊”中,“单于”指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首领,这里借指外敌入侵;“马鬣”则暗喻战死将士的坟墓;“龙渊”为宝剑名,此处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牺牲的深切哀悼。
最后,“酬恩自矢惟沟壑,化作啼乌玉树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报答国恩的决心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即使最终只能化作啼乌,也要在玉树(象征国家或民族)之前留下自己的声音,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家国情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