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柱
宋 · 袁说友
三丈围宽两木灵,千年闸骨状如城。
扬帆欲过心先动,击柱才闻念已惊。
东越梅梁犹逞异,南城老树也为精。
昔闻求福木居士,今向枯株免祸成。
扬帆欲过心先动,击柱才闻念已惊。
东越梅梁犹逞异,南城老树也为精。
昔闻求福木居士,今向枯株免祸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闸柱》,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座古老的闸门,由三丈宽的木材构成,形状如同一座城池,历经千年沧桑。诗人通过闸柱引发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换星移的感慨。
"三丈围宽两木灵",形象地写出闸柱的规模与木质的灵性,暗示其在岁月中的不凡地位。“千年闸骨状如城”,进一步强调了闸门的坚固与历史厚重感。当船只欲过,诗人的心先被触动,“扬帆欲过心先动”,显示出他对闸柱的重要性的认知。
“击柱才闻念已惊”,通过击打闸柱的动作,诗人触发了对过往的记忆,心中涌起惊讶之情。接下来,诗人借“东越梅梁犹逞异,南城老树也为精”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古老与神奇,仿佛连梅梁和老树都具有了灵性。
最后,诗人回忆起“昔闻求福木居士”,那可能是对古代智慧或信仰的致敬,而今这棵曾经祈福的树木已成为枯株,却也免去了灾祸,寓意着时间的无情与世事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闸柱为载体,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自然与人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