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白纻曲
明 · 徐熥
庭槐初落秋气深,月中玉腕捣清砧。
东家倡妇恣行乐,酒阑更说罗衣薄。
东家倡妇恣行乐,酒阑更说罗衣薄。
鉴赏
这首《秋日白纻曲》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捣衣图景,同时融入了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丝讽刺与观察。
首先,“庭槐初落秋气深”,开篇以“庭槐”之落叶,点明季节为秋,秋风渐起,秋意渐浓。这不仅渲染了环境氛围,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接着,“月中玉腕捣清砧”,将画面聚焦于月光下的捣衣场景。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凉时为家人准备冬衣的劳作,而“玉腕”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纤细白皙的手臂,既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体现了她们勤劳的形象。同时,“清砧”则强调了捣衣时砧板的清脆之声,与月光下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美的意境。
随后,“东家倡妇恣行乐”,笔锋一转,描绘了邻居家的倡妇(即歌妓)在享受欢愉的生活。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倡妇的奢华与捣衣女子的辛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最后,“酒阑更说罗衣薄”,进一步描述了倡妇在酒宴后的闲聊,她们谈论的话题是关于衣物的轻薄,这看似日常的对话,实则暗含了对自身地位和生活的满足感。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秋日白纻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秋夜捣衣的场景之美,还深刻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和人们对于生活态度的不同理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