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六首(其五)
清 · 史承谦
好个嫩凉天。
轻纨已暂捐。
又空庭、夜雨绵绵。
点点声声秋意满,梧叶底,豆花边。
更漏杳如年。
挑灯枕手眠。
是天涯、况味悽然。
想得谢娘愁拥髻,也滴向、小窗前。
轻纨已暂捐。
又空庭、夜雨绵绵。
点点声声秋意满,梧叶底,豆花边。
更漏杳如年。
挑灯枕手眠。
是天涯、况味悽然。
想得谢娘愁拥髻,也滴向、小窗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凉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独特情感体验。
“好个嫩凉天”,开篇即点明了秋天特有的清新凉爽之感,让人感受到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轻纨已暂捐”,轻薄的夏衣已被暂时收起,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人们开始换上更为适宜秋季的衣物。
“又空庭、夜雨绵绵”,接着描述了夜晚空旷庭院中细雨连绵的情景,雨声与秋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点点声声秋意满,梧叶底,豆花边”,雨滴落在梧桐叶和豆花之间,每一滴都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将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
“更漏杳如年”,更漏声悠长,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与“年”相提并论,强调了时间的流逝感。“挑灯枕手眠”,在这样的夜晚,诗人选择点亮灯火,枕着手入眠,或许是在享受这份宁静,也可能是在思考些什么。
“是天涯、况味悽然”,身处远方,感受着这份凄凉的况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或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想得谢娘愁拥髻,也滴向、小窗前”,诗人想象远方的女子(可能指的是谢娘)也在为相似的情感所困扰,愁绪难解,泪水滴落在小窗前,这一细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共鸣与共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