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其一)
宋 · 苏轼
已分酒杯欺浅懦,敢将诗律斗深严。
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
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
注释
分:分配。酒杯:饮酒的器具。
欺:嘲笑。
浅懦:胆小的人。
句好:诗句优美。
画:描绘。
柳絮才高:比喻人的才华出众。
盐:比喻平凡的事物。
败履:破旧的鞋子。
东郭足:东郭先生的脚印,比喻留下痕迹。
谪仙:指李白这样的被贬谪的诗人。
书生:读书人。
事业:追求。
忍冻:忍受寒冷。
孤吟:独自吟诗。
笔退尖:笔尖因冷而略显钝化。
翻译
已经分好了酒杯,嘲笑那些胆小的人,竟敢挑战严谨的诗歌规则。如果诗句优美,应该被画出来,像渔夫的蓑衣一样;才华横溢却不提平凡之事。
破旧的鞋子仍有东郭先生的脚印,飘落的花瓣又在谪仙的屋檐下起舞。
书生的追求实在可笑,忍受寒冷独自吟诗,笔尖都因冷而略显钝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诗风。首句“已分酒杯欺浅懦”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宴饮欢聚之情,也反映出一种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敢将诗律斗深严”则显示出诗人在文学上追求创新,敢于挑战传统诗律的勇气和决心。
“渔蓑句好应须画”一句中,“渔蓑”指的是渔家之美,比喻诗人的词藻华丽;“句好应须画”则是说这些佳句应当被描绘成图,以此来赞美其艺术价值。接下来的“柳絮才高不道盐”一句,通过将柳絮(柳絮即柳絮词人指的是诗人的笔力)比作盐,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高度评价。
中间两句“败履尚存东郭足,飞花又舞谪仙檐”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败履”指的是破旧的鞋子,“东郭足”则是比喻诗人脚踏大地,与自然接触;“飞花又舞谪仙檐”则形象地描述了春天景色,诗人似乎在与自然界对话。
最后两句“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生的学问和事业的嘲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