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元夕东池上作赏析

元夕东池上作

明 · 唐之淳
未老只伤离,春霜著鬓丝。
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
头重生憎酒,心闲熟品诗。
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

拼音版原文

wèilǎozhīshāngchūnshuāngzhebìn

cáiguòbàiniányòushǔfàngdēngshí

tóuzhòngshēngzēngjiǔxīnwènshúpǐnshī

shēnpíngpiāoǒudōngch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元夕东池上作》描绘了诗人在元宵节时的孤独与漂泊之感。首句"未老只伤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和亲友离别的感慨,尽管尚未老去,但离别之痛已深深刺痛。"春霜著鬓丝"进一步刻画了岁月在鬓发上留下的痕迹,暗示时光无情。

"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两句,点出元宵佳节的热闹氛围,然而诗人却未能融入其中,反而倍感孤寂,因为这正是家人团聚、欢庆之时。"头重生憎酒"写出了诗人借酒浇愁,却愈发厌倦酒精,反映出内心的苦闷。"心闲熟品诗"则透露出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排遣忧郁,寄托情感。

最后两句"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以浮萍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感觉自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无定所,偶然间漂泊到东池边,寓含了深深的漂泊之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元夕之夜的孤独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词语解释

拜年的意思:[释义](动)向人祝贺新年。 [构成]动宾式:拜|年 [例句]初一要给亲友拜年。(作谓语)拜年客。(作定语)...

鬓丝的意思:亦作“鬂丝”。鬓发。 唐 李商隐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鏌利,鬢丝休嘆雪霜垂。” 明 李标 《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鬢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清 陶窳 《冬草》诗:“世态看蓬转,孤心感髩丝。” 清 徐曼仙 《漫成》诗:“白到鬂丝羞镜影,红多血泪浣衣尘。” 戴望舒 《霜花》诗:“我静观我鬓丝的零落,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之秋。”...

放灯的意思:(1).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 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 宋 初 钱俶 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2).指放河灯。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儒林外史》第四回:...

过拜的意思:前往拜访。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疎阔已甚,抵弃未能,輒布听闻,方虞訶谴,属小儿过拜,辱餘论之见存。”...

漂泊的意思:[释义](动)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构成]偏正式:漂(泊 [例句]漂泊异乡。(作谓语)...

伤离的意思:为离别而感伤。 唐 王昌龄 《送程六》诗:“冬夜伤离在 五溪 ,青鱼雪落鱠橙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盖古乐府多托於闺情女思, 青莲 深於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 郁达夫 《赠别》诗:“伤离我亦天涯客,一样青衫有泪痕。”...

生憎的意思:最恨;偏恨。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鸞,好取门帘帖双燕。”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生憎繁杏緑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覰。” 清 赵翼 《秋燕》诗:“生憎燕子炎凉甚,春便飞来秋便归。” 陈子范 《有感》诗:“自笑惊弓如野鸟,生憎逐臭是青蝇。”...

头重的意思:◎ 头重 tóuzhòng[heavyness in the head] 病症名。指头部自觉重坠或如被捆裹的感觉...

重生的意思:(1).谓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道家以生命为贵,以富贵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强调重生轻物。《庄子·让王》:“重生则利轻。”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重存生之道者,则名利轻。”《韩非子·解老》:“爱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贵功者慈於事。”《吕氏春秋·本生》:“故古之人有不肎富贵者矣,由重生故也。”(2).谓以民命为重。 晋 挚虞 《祀皋陶议》:“祭用仲春,义取重生。”再生;复活。《南史·谢惠连传》:“ 灵运 见其新文,每曰:‘ 张华 重生,不能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令爱小姐与小壻实是夙缘未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