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毕原庄
明 · 殷奎
毕原高处北山前,乔木参天几百年。
隐德相传耆旧远,素风不改子孙贤。
李生方欲归盘谷,摩诘还能写辋川。
昭代需才心正渴,可容问舍与求田。
隐德相传耆旧远,素风不改子孙贤。
李生方欲归盘谷,摩诘还能写辋川。
昭代需才心正渴,可容问舍与求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殷奎的《题毕原庄》,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中以毕原庄为背景,通过描述其高耸的山脉、古老的树木以及世代相传的美德,展现了庄主家族的悠久历史和高尚品质。
首句“毕原高处北山前”,开篇即点出毕原庄的位置,位于北山之前,高耸入云,暗示了庄庄的地理位置独特,环境清幽。接着,“乔木参天几百年”一句,以“乔木”形容庄内树木之高大,历经数百年仍生机勃勃,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喻了庄主家族的长久繁荣与传承。
“隐德相传耆旧远,素风不改子孙贤”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毕原庄的文化底蕴和家族精神。这里的“隐德”指的是家族成员虽不显山露水,但其高尚品德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耆旧”指年长者,这里泛指家族中的长辈,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被后人所继承。“素风”则代表了家族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即使时光流转,这种美德依然不变,子孙们也因之而更加贤良。
“李生方欲归盘谷,摩诘还能写辋川”两句,运用典故,借唐代诗人王维的“盘谷”和“辋川”来比喻毕原庄的美景,表达了对庄内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庄主可能有着与王维相似的隐逸情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昭代需才心正渴,可容问舍与求田”两句,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毕原庄可能是一个能够容纳各种才华,提供施展抱负之地。这里的“问舍”和“求田”分别出自《汉书》和《三国志》,意指寻找居所或寻求发展机会,体现了对人才的欢迎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毕原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