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六)赏析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其六)

宋 · 李廌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
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
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翻译

道德丰富如大海,万物都向它输送浩瀚之源。
云梦泽广大无比,犹如能容纳百倍之物,坐在其中,黄陂显得微小。
文采再次辉煌,深奥的道理超越了寻常的界限。
遵循古代的经典法则,精神气象宏大,充满天地四方。

注释

道德:道德修养。
富:丰富。
瀛海:大海。
百谷:万物。
输:输送。
浩渺:广大。
云梦:古代湖泊名,这里泛指广大区域。
什伯:十倍、百倍。
映:映照。
黄陂:地名,此处代指较小的地方。
斯文:文采、学问。
炳蔚:辉煌、显著。
精义:深奥的道理。
缥缈:超脱、隐约。
典谟:古代的重要文献或法则。
追:追寻。
灏噩:古代盛世的代称。
协气:和谐的气息。
四表:四方,指天地各处。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意境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

"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精神的丰沛与物质世界的辽阔,将道德比喻为海洋,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深远理想的追求。

"云梦吞什伯,坐映黄陂小。"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和心灵的寄托,将自身的情怀投射到云、梦之中,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自若。

"斯文再炳蔚,精义凌缥缈。"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追求,以及对深邃意义的探索和领悟。

"典谟追灏噩,协气充四表。"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知识和智慧的追寻,以及对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和谐统一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道德理想以及文学艺术的探讨,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