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五禽言次王季野韵(其三)赏析

五禽言次王季野韵(其三)

元末明初 · 王祎
脱裤脱裤,人情怜新不怜故。
故裤绵所妆,新裤但裁布。
薰风四月天微炎,人人著布便脱绵。
绵裤非不完,失时谁是怜。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们在季节更替时对衣物选择的态度,反映了社会上对新事物的偏好以及对旧物的忽视。诗人通过“脱裤脱裤”这一形象的表述,巧妙地将人情世故与物事变迁联系起来,寓意深刻。

首句“脱裤脱裤”,直接点题,以“脱”字强调了衣物更换的频繁性,暗示了社会生活中对新鲜事物的追求。接着,“人情怜新不怜故”一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偏爱,而对旧物则显得冷漠的态度。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衣物上,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普遍心理。

“故裤绵所妆,新裤但裁布”两句,通过对比旧裤和新裤的不同处理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旧裤因为“绵所妆”,即以棉絮填充,代表着过去的生活条件和对温暖的渴望;而新裤则“但裁布”,简单直接,象征着现代社会对便捷和实用性的追求。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薰风四月天微炎,人人著布便脱绵”描绘了春夏之交,天气渐热,人们开始换上轻薄的布料衣物,抛弃厚重的棉衣。这既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社会习俗的反映,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最后,“绵裤非不完,失时谁是怜”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被遗忘或淘汰的旧物的感慨。绵裤并非完全无用,只是在不合适的时间被忽视了。这里蕴含了对传统价值和历史记忆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新事物的同时,不应忘记过去的美好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社会变迁中的人情冷暖与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非不的意思: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人人的意思:◎ 人人 rénrén[everybody;everyone] 每人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人情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人之常情。不近人情。(作宾语) (2) (名)情面。托人情。(作宾语) (3) (名)恩惠;情谊。 (4) (名)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5) (名)礼物。 [构成]偏正式:人(情...

失时的意思:◎ 失时 shīshí(1) [miss the season]∶错过时机收割失时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2) [without a fixed time]∶没有定时哀乐失时,殃咎必至...

薰风的意思:(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

月天的意思:(1).见“ 月天子 ”。(2).指月亮或月光。 唐 皮日休 《华山炼师所居》诗:“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宋 陆游 《山园杂咏》之一:“花径糝红供晚醉,月天生晕作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