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赏析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唐 · 高适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名为《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忆昨相逢论久要”两句,通过回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接着,“顾君哂我轻常调”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友人的眼中可能是一个性格随和、不拘小节的人。这与唐代文人风流倜傥的形象相吻合,显示了诗人个性的同时,也反映出朋友间的情谊。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和友人共同在外漂泊的情景,并通过“诗书”表达了他们对文化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青云料”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诗人的抱负远大,如同青云一般高远。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两句,诗人自嘲自己才能平庸,没有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即使年岁已高,仍然在不断努力的态度。这反映出古代士人的常态,他们往往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个人的要求极高。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两句,则是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他通过“长歌”和“大笑”来表达一种超脱的生活哲学,即在宴饮畅谈中享受当下,同时对那些过于看重名声的人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两句,诗人感慨于得遇明主和良好的时机,这使他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在寻找那些能够与之交流思想的知音。

以下几句“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则描写了诗人在某种情况下决定告别田园生活,返回仕途,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和接受。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两句,是诗人在即将离别之时,通过描写秋日蝉鸣声和饮酒的情景,以此来抒发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与朋友重逢时刻的期待和留恋之情。通过“更携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而“应念兹晨去折腰”则是一种辞行前的惆怅与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