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岭南崔侍御
唐 · 元稹
我是北人长北望,每嗟南雁更南飞。
君今又作岭南别,南雁北归君未归。
洞主参承惊豸角,岛夷安集慕霜威。
黄家贼用镩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
蜃吐朝光楼隐隐,鳌吹细浪雨霏霏。
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矶。
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
桄榔面碜槟榔涩,海气常昏海日微。
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玑。
此中无限相忧事,请为殷勤事事依。
君今又作岭南别,南雁北归君未归。
洞主参承惊豸角,岛夷安集慕霜威。
黄家贼用镩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
蜃吐朝光楼隐隐,鳌吹细浪雨霏霏。
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矶。
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
桄榔面碜槟榔涩,海气常昏海日微。
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玑。
此中无限相忧事,请为殷勤事事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人:北方人。嗟:叹息。
南雁:南飞的大雁。
君:你。
岭南: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
未归:没有归来。
洞主:山洞之主或部落首领。
豸角:獬豸,象征公正,此处比喻正义之威。
岛夷:古代对海岛居民的泛称。
霜威:严酷的威势。
黄家贼:特定的盗贼团体名称。
镩刀:锐利的刀具。
白水郎:水上居民或船夫。
蜃吐: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晨光中的景象。
鳌吹:传说中巨鳌能兴风作浪,此处形容波浪。
毒龙:邪恶的龙,比喻凶恶势力。
蜕骨:脱皮换骨,比喻巨大变化。
野象:野生大象。
火布:某种耐火的布料。
火浣:用火烧来洗涤。
木绵:即木棉,植物名,其纤维可做纺织材料。
桄榔:一种热带植物,果实可食。
槟榔:一种常绿乔木的果实,有苦涩味。
海气:海上的雾气。
蛟:传说中的龙类,能发洪水。
舶来:通过船舶从海外运来。
珠玑:珍珠,此处泛指珠宝。
相忧事:令人担忧的事情。
殷勤:恳切、周到。
翻译
我生于北方常向北眺望,每每叹息大雁向南飞去。你现在又要与岭南告别,而南飞的大雁已北归你却未归。
山洞之主参拜惊动了獬豸之角,海岛夷民安定仰慕你的严霜之威。
黄家贼使用锋利的镩刀,白水郎在旱地上行走稀少。
早晨蜃吐出光芒楼阁隐约可见,巨鳌吹起细浪雨丝飘洒。
毒龙脱骨轰鸣如雷鼓响,野象遗落牙齿在石矶上。
火布上的污垢需用火烧来洗,木棉温暖柔软可做衣物。
桄榔果实粗糙槟榔味涩,海上雾气常使阳光微弱。
年老的蛟龙化为妖媚女子,到来的船只多贩卖假珍珠。
这里有着无尽令人忧虑的事,请你务必一一妥善处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送岭南崔侍御》,表达了对朋友远去和自己留守的哀愁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思念。全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通过各种自然景象和奇特现象来比喻人事变化和个人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每嗟南雁更南飞”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南行的不舍,以及自己留在北方的孤独感。"君今又作岭南别,南雁北归君未归"则更加深化这种离愁,同时也表现出对朋友岭南之行的关切。
接下来的几句:“洞主参承惊豸角,岛夷安集慕霜威。黄家贼用镩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通过奇特的自然现象,比如神秘的洞穴、远方的岛屿以及危险的野兽和武器,来形容人间世事的艰难与凶险。
"蜃吐朝光楼隐隐,鳌吹细浪雨霏霏。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矶。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桄榔面碜槟榔涩,海气常昏海日微。"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如海中怪兽吐光、巨鱼吹浪,以及各种天气和地理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
最后几句“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玑。此中无限相忧事,请为殷勤事事依。”则透露出对朋友所处环境可能出现的诱惑和危险的担忧,以及诗人对于友情深厚而不舍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世间种种困境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