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黄介夫寺丞所收丘潜画牛
宋 · 梅尧臣
丘画吴牛希戴嵩,吴牛角偃弯如弓。
老牯望㹀犊望母,母下平坡离牧童。
牧童吹笛坡头坐,古树萧骚叶战风。
黄君买画都城中,不惜满贯穿青铜。
卖从谁家不肖子,传自几世贤卿翁。
今时贵人所尚同,竞借观玩题纸穷。
纸穷磊落见墨妙,东府西枢三四公。
应识古人丹青迹,又辨古人于物通。
一毛一尾不取次,岂以后代为盲聋。
愿推此意佐国论,况乃圣德同尧聪。
老牯望㹀犊望母,母下平坡离牧童。
牧童吹笛坡头坐,古树萧骚叶战风。
黄君买画都城中,不惜满贯穿青铜。
卖从谁家不肖子,传自几世贤卿翁。
今时贵人所尚同,竞借观玩题纸穷。
纸穷磊落见墨妙,东府西枢三四公。
应识古人丹青迹,又辨古人于物通。
一毛一尾不取次,岂以后代为盲聋。
愿推此意佐国论,况乃圣德同尧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丘画:丘姓画家。吴牛:产自吴地的牛。
戴嵩:唐代著名画家。
偃弯如弓:弯曲得像弓一样。
㹀犊:小牛。
牧童:放牛的孩子。
青铜:古代货币,铜铸。
不肖子:不成器的儿子。
贤卿翁:品德高尚的老者。
观玩:观赏和把玩。
题纸:在画上题诗。
墨妙:墨色之美。
东府西枢:朝廷高级官员。
丹青迹:绘画技艺。
于物通:对事物有深刻理解。
取次:随便。
盲聋:盲目无知。
国论:国家大计。
圣德:圣明的德行。
尧聪:尧的智慧。
翻译
丘画的吴牛仿若戴嵩之作,牛角弯曲如弯弓。老牛期待着小牛,小牛期待着母牛,母牛在平坡下离开牧童。
牧童在坡头吹笛,静坐在古树旁,树叶随风摇曳作响。
黄君在京城购买这幅画,不惜花费大量青铜钱。
画是从哪个不成器的孩子那里卖出的?它曾由几代贤士流传。
如今的达官贵人同样崇尚,争相借来欣赏并题诗。
纸上墨迹豪放,连东府西枢的官员也赞赏有加。
他们应能理解古人的绘画技艺,以及古人对万物的理解。
每笔每划都不马虎,岂能只让后人盲目无知。
我愿借此画理助益国家讨论,何况当今圣主像尧一样明察秋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黄介夫寺丞所收丘潜画牛》,通过对丘潜画作的描绘,展现了画家对吴牛形象的精细刻画和生动表现。诗人首先赞赏丘画技艺高超,将牛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尤其是牛角弯曲如弓,形象逼真。接着,他通过描述老牛与小牛、母子之间的亲情,以及牧童悠然吹笛的场景,营造出田园牧歌般的意境。
诗中提到黄介夫寺丞高价购得这幅画,显示出画作在当时社会中的珍贵。作者指出画作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最终被贵人们所珍视,争相观赏并题跋。诗人强调欣赏者应当深入理解画作,不仅欣赏其艺术技巧,还要领悟画中传达的古人对事物的理解和通达。
最后,诗人希望人们能从这幅画中汲取智慧,用以辅佐国家决策,同时赞誉圣明的君主具有像尧那样的耳聪目明,能够理解和欣赏这样的艺术作品。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