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虫
俟秋吟兮独切,如有悲兮回风。
栖倚雕阑之宇,潜跃文础之宫。
时游井干,独翳蒙茸。
振商歌兮出金石,奏凄响兮韵琴箜。
尔其鼓翼振振,衣裳楚楚。
殷殷善悲,唧唧交语。
或泣翠于瑶阶,或啼红于绮户。
謇啁哳之不休,似哀乐之无主。
饱清露兮焉求,溯凄风兮自诩。
以若哀啼申旦,收响白日。
揽衾曳杖,参横斗昃。
已焉哉!彼蟋蟀兮,如助余之叹息。
叹复叹兮哀尽写,虫乎聒听终未舍。
朱明倏换素节至,疾鸣不休胡为者!今何依兮床下,昔何旷兮在野。
草头方看露珠湛,木末瞥见霜花洒。
对兹虫兮泪沾臆,流光荏苒真煎逼。
深闺砧杵塞上笳,未若虫声倍凄恻。
欲寄长相思,但愿加餐食。
吾犹铅椠误青鬓,君莫风尘怨颜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钦叔阳的《夕虫》描绘了一幅秋夜虫鸣的画面,通过虫子的哀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候虫"和"忡忡"刻画了虫子的忧虑,"秋吟"和"回风"则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诗人将虫子栖息、飞翔、悲鸣的形象与自己的生活境遇相映照,如"栖倚雕阑"、"振商歌"、"泣翠啼红",展现了深深的哀伤。
"殷殷善悲,唧唧交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虫子情感,它们的哀鸣仿佛无主,如同诗人的哀叹。"饱清露兮焉求,溯凄风兮自诩"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自我安慰。"草头露珠"和"木末霜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凄凉。
"深闺砧杵塞上笳"与虫声交织,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了虫鸣的凄恻。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朱明倏换素节",而自己却无所依托,只能借虫声寄托思念,希望对方能保重身体。最后,诗人以"铅椠误青鬓"自嘲,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劝慰对方不必因风尘劳碌而自怨自艾。
整首诗以虫声为线索,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钦叔阳独特的诗歌风格。
词语解释
哀乐的意思:[释义](名)悲哀的乐曲。 [构成]偏正式:哀(乐 [例句]演奏哀乐。(作宾语)哀乐阵阵传来。(作主语)...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不休的意思:[释义](动)不停止。 [构成]偏正式:不〔休 [例句]争论不休。(作谓语)长时间的不休地争吵;使他疲倦了。(作状语)...
餐食的意思:亦作“飱食”。1.饭食。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上有加飱食,下有长相思。” 沙汀 《记贺龙》:“兵站部丰富的餐食端出来了。”(2).吃饭。《汉书·张安世传》:“愿将军强餐食。”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二:“慷慨遗安愈,永叹废餐食。” 唐 李德裕 《双碧潭》诗:“迟迟洲渚步,临眺忘餐食。”...
参横的意思:参星横斜。指夜深。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宋 秦观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诗:“月没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唐客斋 ﹞雅好宾客,舃屐到门,欢然握手,袒裼呼卢,参横月落。”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 王叟 ﹞与 李嫗 谈故事,每月落参横,仅见烟斗中一星火,而谈犹弗止。”...
草头的意思:(1).草端。 元 萨都剌 《酹江月·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词:“遥忆 王 谢 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新华文摘》1981年第4期:“他又说,这笔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矛’上加个草头,‘茅’姓甚多,不会引起注意。”(3).草寇的头领。《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羣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餘万。”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一折:“苦...
长相的意思:◎ 长相 zhǎngxiàng[features] 相貌;容貌...
忡忡的意思:◎ 忡忡 chōngchōng[worried] 忧愁烦闷的样子忧心忡忡...
楚楚的意思:[释义](形)鲜明,整洁。 [构成]叠音式 [例句]楚楚楚楚动人。(作状语)衣冠楚楚楚楚。(作谓语)...
但愿的意思:◎ 但愿 dànyuàn[wish;hopefully] 只希望;只愿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啁哳的意思:◎ 啁哳,嘲哳 zhāozhā,zhāozhā(1) [twitter] 形容声音杂乱细碎鵾鸡啁哳而悲鸣。——《楚辞·九辩》(2) 也作“嘲哳”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雕阑的意思:见“ 雕栏 ”。...
尔其的意思:连词。表承接。辞赋中常用作更端之词。犹言至于,至如。 汉 张衡 《南都赋》:“尔其地势则 武闕 关其西, 桐栢 揭其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尔其实録无隐之旨,博雅弘辩之才,爱奇反经之尤,条例踳落之失, 叔皮 论之详矣。” 唐 杜甫 《鵰赋》:“尔其鶬鴰鳵鶂之伦,莫益於物,空生此身。” 明 徐渭 《牡丹赋》:“尔其 月陂 隄上, 长寿 街东, 张家 园林, 汾阳 宅中,当春光之既和,正亭榭之载营。”...
风尘的意思:◎ 风尘 fēngchén(1) [travel fatigue]∶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风尘仆仆(2) [hardships or uncertainties in an unstable society]∶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风尘知己(3) [whore]∶旧指娼妓生涯沦落风尘...
鼓翼的意思:犹振翅。 汉 张衡 《归田赋》:“王雎鼓翼,仓庚哀鸣。”《宋书·符瑞志上》:“凤凰鼓翼而舞。” 殷夫 《我醒时……》诗:“战栗的喜悦袭击着我,我不禁我诗灵鼓翼奔腾。”...
候虫的意思: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礼记·月令》按月记载当月的虫类,包括毛虫、羽虫、鳞虫、昆虫等。后多指昆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絃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 唐 李贺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诗:“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金 元好问 《秋怀》诗:“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胡为的意思: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
花洒的意思:指淋浴用的喷头。 ...
回风的意思:(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
唧唧的意思:◎ 唧唧 jījī[chirp] 形容虫叫声、叹息声等虫声唧唧...
加餐的意思:[释义](1) (动)一日三餐之外再加吃餐点;特指某些中小学校课间给学生吃一次点心。 (2) (名)指加吃的餐点。 [构成]动宾式:加|餐...
煎逼的意思:煎熬逼迫。 宋 张耒 《输麦行》:“半归仓廪半输王,免教县吏相煎逼。” 茅盾 《参孙的复仇》:“这样的纠缠煎逼,亦已有了好多天。”...
交语的意思:◎ 交语 jiāoyǔ[tell;transmit the message] 传告交语速装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金石的意思:◎ 金石 jīnshí[metal and stone]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井干的意思:亦作“ 井榦 ”。 1.井上围栏。《庄子·秋水》:“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成玄英 疏:“干,井栏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岁久,井榦摧败。” 明 何景明 《七述》:“上通中霤,下旋井干。”(2).指构木所成的高架。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版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譌》:“凡营造楼台,必筑累万木,转相交入,如井干。”(3).见“ 井干楼 ”。(4).泛指楼台。《文选·谢朓<同谢咨议咏铜雀台>诗》:“繐帷飘井干,罇酒若平生。” 李善 注:“...
流光的意思:[释义](名)〈书〉光阴,岁月。 [构成]动宾式:流|光 [例句]青春流光已逝去。(作主语)...
露珠的意思:◎ 露珠 lùzhū[dew] 泛指露水在冷的物体表面上凝结的水珠...
蒙茸的意思:◎ 蒙茸 méngróng[jumbled] 蓬松;杂乱的样子杂花蒙茸蒙茸山麓。——〔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木末的意思:树梢。《楚辞·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汉 张衡 《西京赋》:“陵重巘,猎昆駼,杪木末,擭獑猢。”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明 王守仁 《宏上人所蓄秋山图》诗:“仙槎影没银汉远,木末芙蓉为谁剪?” 清 郑珍 《江边老叟诗》:“君不见壬寅 松滋 决七口,閭殫为江大波吼;北风三日更不休,十室登船九翻覆。老夫无船上木末,稚子衰妻復何有!”...
瞥见的意思:◎ 瞥见 piējiàn[get a glimpse of] 瞧见;偶然看到我在街上偶然瞥见了她...
绮户的意思:彩绘雕花的门户。 唐 元稹 《生春》诗之十七:“何处生春早,春生綺户中。”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 元 张宪 《白苧舞词》:“璚窗綺户锁风色,桃树日长蝴蝶飞。”...
凄风的意思:(1).寒风。《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 注:“凄,寒也。”凄,一本作“ 凄 ”。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一:“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明 何景明 《秋思赋》:“浩霖雨之泥途兮,凄风举而飘扬。”(2).西南风。一说,凉风。《吕氏春秋·有始》:“西南曰凄风。”凄,一本作“ 凄 ”。 高诱 注:“一曰凉风。”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凄风夏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1).寒风。《左传·昭公四...
凄恻的意思:因情景凄凉而悲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军士各与父兄昆弟取诀,国人悲哀,皆作离别相去之词……於是观者莫不悽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惻。”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悽惻。” 清 顾炎武 《禹陵》诗:“ 会稽 山色好,悽惻独攀登。”悲痛;哀伤。 苏曼珠 《碎簪记》:“余心中甚为 莲佩 凄惻,此盖人生至无可如何之事也。”因情景凄凉而感触悲伤。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
潜跃的意思:(1).出没。多用以比喻出仕和退隐。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逯钦立 注:“潜跃,以鳞甲类的出没比喻人们出仕和退隐两种情况。”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谓帝王未登基之时。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上自潜跃以来,多详延故老,问以前代兴废之由,铭之於心,以为鑑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淑德 、 懿德 或佐潜跃之前,或承藩邸之际,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铅椠的意思:(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 掦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一出:“因此远抛铅槧,专习韜鈐。” 清 王韬 《<法越交兵纪>序》:“ 啸云 遂日操铅槧,记事陈词。”(2).指写作,校勘。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鬭心,久不事铅槧。” 宋 陆游 《即事》诗:“所惭贪坐睡,铅槧少新功。” 明 ...
青鬓的意思:亦作“ 青髩 ”。1.浓黑的鬓发。 唐 许浑 《送客自两河归江南》诗:“遥羡落帆逢旧友,緑蛾青鬢醉横塘。” 宋 贺铸 《行路难》词:“酌大斗,更为寿,青鬢常青古无有。”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乌飞兔走疾如梭,猛回头青髩早皤皤。” 郁达夫 《除夜奉怀》诗:“又是一年将尽夜,不知青鬢几痕丝。”(2).借指年轻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你去对爹爹叔叔説,看青鬢鷺序上显才华。”...
秋吟的意思:(1).秋日吟唱。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蟋蟀候秋吟,蜉蝣出以阴。” 唐 李咸用 《登楼值雨》诗:“江激多佳景,秋吟兴未穷。” 南唐 李中 《书小斋壁》诗:“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2).指吟咏秋景的诗作。 唐 杜荀鹤 《读张仆射诗》诗:“秋吟一轴见心胸,万家搜罗咏欲空。”...
荏苒的意思:◎ 荏苒 rěnrǎn(1) [elapse quickly or imperceptibly]∶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2) [weak]∶草叶柔弱的样子...
若虫的意思:[释义](名)蝗虫、椿象等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构成]偏正式:若(虫...
塞上的意思: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 长城 内外。《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兴八首》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宋 曾巩 《西湖》诗之一:“塞上马归终反覆, 泰山 鴟饱正飞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无人谈及,并不晓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龚自珍 《夜坐》诗:“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霣少微星。”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 陕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乐》...
商歌的意思: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故称。《淮南子·道应训》:“ 宁戚 饭牛车下,望见 桓公 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此 宁子 商歌之秋,而 吕望 所以投纶而逝也。”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滥窃商歌听,时忧 卞 泣诛。”...
深闺的意思:◎ 深闺 shēnguī[boudoir] 旧指富贵人家的闺房...
申旦的意思:自夜达旦。犹通宵。《楚辞·九章·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繁》:“ 宏 在舫中讽其所作咏史诗…… 尚 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谈论,申旦不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叩寓归寝,展转申旦。”...
霜花的意思:亦作“ 霜华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 戴叔伦 《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赵 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2).皎洁的月光。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明 夏完淳 《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 清 陆楣 《满江红·松...
素节的意思:(1).秋令时节。 晋 张协 《七命》:“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节曰素节、商节。”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苏子美》诗:“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明 何景明 《杂诗》之一:“西陆移脩晷,素节多寒阴。”(2).特指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 唐 王绩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诗:“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词:“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3).清白的操守。 唐 乔知之 《羸骏篇》:“丹心素节本无求,长...
叹息的意思:[释义](动)〈书〉叹气。 [构成]动宾式:叹|息 [例句]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同义]叹气...
头方的意思:脑袋方正。比喻鲠直,不随和。 唐 罗隐 《堠子》诗:“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 陆鲁望 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緇白苧头。’亦有此出处矣。”...
未若的意思:不如,比不上。《后汉书·荀彧传》:“ 彧 报曰:‘今穀食虽少,未若 楚 汉 在 滎阳 、 成皋 閒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迎风起。’”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不藉》:“吾以奉天地宗庙,则存其礼诚善矣。然而存其礼之为劝乎农也,则未若时使而不夺其力。” 宋 苏...
无主的意思:(1).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 孔 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 更始 败亡,天下无主。” 唐 杜牧 《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2).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 孔颖达 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闕,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3).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古者师行,必...
蟋蟀的意思:◎ 蟋蟀 xīshuài[cricket] 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触角较身躯为长...
相思的意思:◎ 相思 xiāngsī[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颜色的意思:◎ 颜色 yánsè(1) [colour]∶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2)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pigment;dyestuff] [口]∶指颜料或染料(4) [tincture]∶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5) [good looks]∶女...
瑶阶的意思:亦作“瑶阶”。 1.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 杜牧 《秋夕》诗:“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明 梁辰鱼 《二郎神·宫怨》:“怕鞋侵荒蘚,瑶堦欲下还旋。” 清 纳兰性德 《缑山曲》诗:“ 智琼 携手 阿环 随,同侍瑶阶看舞姬。”(2).指积雪的石阶。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韦应物 《对雪赠徐秀才》诗:“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群音类选·戴王雪访》:“冰花六...
衣裳的意思:◎ 衣裳 yīshang[clothing]衣服的通称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殷殷的意思:◎ 殷殷 yīnyīn[ardent;eager] 情意深厚的样子殷殷期望...
在野的意思:◎ 在野 zàiyě[be out of office] 原指不在朝做官,后也指不当政在野派...
沾臆的意思:谓泪水浸湿胸前。 南朝 梁 沉约 《梦见美人》诗:“那知神伤者,潺湲泪沾臆。” 明 刘基 《关山月》诗:“夜深 羗 笛吹一声,征人相看泪沾臆。” 清 陈维崧 《五福降中天·丙辰元旦和蘧庵先生韵》词:“任他仙释,算换了年光,也应沾臆。”...
振振的意思:(1).众多貌;盛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马瑞辰 通释:“振振,盛也。振振与下章绳绳、蛰蛰皆为众盛,故《序》但以子孙众多统之……《传》训为仁厚失之。” 陆德明 释文:“振音真。”《后汉书·章帝八王传赞》:“振振子孙,或秀或苗。”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皇皇后辟,振振都人,遇佳辰於今月,就妙赏乎胜趣。”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积久愈昌,数世之后,将振振绳绳,悬龟繫鱼,秉钧当轴。”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於朝...
砧杵的意思:亦作“碪杵”。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 宋 鲍令晖 《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唐 韦应物 《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宋 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元 商衟 《新水令》套曲:“愁闻砧杵敲,倦听宾鸿叫。”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
之无的意思:(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朱明的意思:(1).夏季。 尸子 《卷上》:“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 晋 潘岳 《射雉赋》:“於时青阳告谢,朱明肇授。” 唐 刘禹锡 《代谢端午赐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孙枝蔚 《惜夏》诗:“我饯朱明后,无衣暗自伤。”(2).指立夏节。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节届朱明,晷钟丹陆。”《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绣房》:“宝篆香消,绣窗日永,又还节近朱明...
自诩的意思:自夸或自吹自擂,对自己的才能、成就等过于自负并表现出来。...
长相思的意思:(1).指丝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綵双鸳鸯,裁为合懽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长想思,谓以丝缕络绵,交互网之,使不断,长相思之义也。”(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男女或友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诗人写此题者甚多,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句式长短错落不一。(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因 南朝 梁 陈 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