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汶阳田告处士
宋 · 王禹称
汶水年来涨绿波,先生居此兴如何。
门连别浦闲垂饵,宅枕平沙好种莎。
治水共谁言鲧禹,著书空自继丘轲。
可怜垂白无人问,却伴渔翁著钓蓑。
门连别浦闲垂饵,宅枕平沙好种莎。
治水共谁言鲧禹,著书空自继丘轲。
可怜垂白无人问,却伴渔翁著钓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涨绿波:水位上涨,水面泛起绿色波纹。居此:居住在这个地方。
别浦:偏远的河流。
著书:撰写书籍。
垂白:形容头发花白。
渔翁:打渔的老人。
翻译
汶水近年来水势上涨,泛起绿色波澜,先生居住在这里心情如何呢?门前连接着安静的河流,适合悠闲地垂钓,住宅坐落在平坦的沙滩上,适宜种植莎草。
治理洪水和谁讨论鲧禹的方法,撰写书籍只能独自继承孔丘和孟轲的遗志。
令人惋惜的是,满头白发的先生无人关心,只能与渔翁为伴,穿着钓鱼蓑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开篇两句“汶水年来涨绿波,先生居此兴如何”写出了汶水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主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悦和向往。
接着,“门连别浦闲垂钩,宅枕平沙好种莎”展示了主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每天可以在河岸边垂钩钓鱼,在家中靠着平坦的沙滩栽培莎草。这种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诗意。
“治水共谁言鲧禹,著书空自继丘轲”则表达了主人对于治理河川的智慧和知识,以及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不仅能够像古代的鲧禹那样治理水患,还能像历史上的文人丘轲一样著书立说。
最后,“可怜垂白无人问,卻伴渔翁着钓蓑”写出了主人头发已白,却鲜有人来询问,只好伴随着渔翁(打鱼的人)一起过日子,这种孤独感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