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唐 · 白居易
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
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
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
始知天造空闲境,不为忙人富贵人。
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
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
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
始知天造空闲境,不为忙人富贵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危亭:高耸的亭子。绝顶:山的最高峰。
虚空:天空。
障碍:阻挡的事物。
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大致相当于4-6英里。
官路:通往城市的道路。
三条线:形象描述道路狭窄。
都城:首都或大城市。
一片尘:形容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暂游:短暂游览。
半日:半天。
王侯: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终身:一生。
天造:自然形成。
空闲境:宁静无人打扰的环境。
富贵人:富人和权贵。
翻译
高高的亭子位于山顶,四周无邻,可以饱览世间万物的春色。只觉得天空广阔无边没有阻碍,不知道这高度有多少个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
回头望去,官道如三条细线,遥望都市,只是一片尘埃。
宾客们短暂游玩无法停留半日,王侯贵胄一生也未必能到此一游。
这才明白,大自然创造出这宁静的境界,不是为了忙碌的富人和权贵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俯瞰广阔景色的情境。"危亭绝顶四无邻"一句,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之感,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所站立的亭子的险峻与孤寂。紧接着,"见尽三千世界春"展现了从高处望去,可以看到极远距离内的景色,如同观赏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
"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绝顶之处,对空间距离感知的迷茫和失重。"回看官路三条线,卻望都城一片尘"则是诗人回首时所见的情景,官道如细线,而京城却只是一片烟尘,这种对比强调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高处的辽阔。
"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这两句,通过对比平民和达官贵人的不同命运,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与个人自由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始知天造空闲境,不为忙人富贵人"则是诗人悟到自然界中存在着超越世俗纷争、不为忙碌和富贵所动摇的宁静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高低、远近、清净与尘嚣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社会束缚之间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与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