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
宋 · 王十朋
谏君不听盍亡身,岂忍求生却害仁。
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异世间人。
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异世间人。
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干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比干,作为商朝的忠臣,面对君主的不听劝谏,选择了以身殉道,而不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而违背道德。诗中“谏君不听盍亡身,岂忍求生却害仁”这两句,直接表达了比干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做出有违仁义之事的决心。这种精神在古代被视为高尚的道德典范,强调了个人道德原则高于个人生存的价值观。
接下来的两句“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异世间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比干选择在人间为正义而死,而非寻求超自然的庇护,以此证明他的内心世界与世间之人不同,他坚守的是真正的道德和正义。这种对道德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动摇,展现了极高的道德勇气和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干故事的描绘,颂扬了在面对不公和错误时,勇于坚持真理和道德原则的精神,以及为此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品质。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后世的一种道德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内心的信念,勇敢地追求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