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衣奉命鹤鸣山建
明 · 胡直
金书万里护丰隆,绛节三山职事雄。
方岳已承虞舜典,仙源遥问广成风。
鹤鸣云际占灵境,龙御天齐坐法宫。
击壤别看歌万寿,应知夷夏尽呼嵩。
方岳已承虞舜典,仙源遥问广成风。
鹤鸣云际占灵境,龙御天齐坐法宫。
击壤别看歌万寿,应知夷夏尽呼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鹤鸣山的神圣与庄严,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首句“金书万里护丰隆”,以“金书”象征尊贵与权威,“万里”形容范围之广,“丰隆”则指向神话中的雷神,整体营造出鹤鸣山守护着宏大的宇宙秩序的氛围。接下来“绛节三山职事雄”,“绛节”代表庄严的仪仗,“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借以强调鹤鸣山在仙界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方岳已承虞舜典,仙源遥问广成风”,“方岳”指地方的山岳,此处暗喻鹤鸣山在地方治理中传承着古代圣贤的教诲;“虞舜典”指的是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广成风”则是对古代高人隐士智慧的敬仰。这两句表达了鹤鸣山不仅在自然景观上令人向往,在文化与道德层面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鹤鸣云际占灵境,龙御天齐坐法宫”,“鹤鸣”象征着仙界的祥瑞与智慧,“云际”则描绘了鹤鸣山在云端之上的神秘与超脱;“龙御天齐坐法宫”则通过龙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鹤鸣山作为神圣之地的地位,同时暗示着在这里可以领悟到宇宙的法则。
最后,“击壤别看歌万寿,应知夷夏尽呼嵩”,“击壤”是古代的一种游戏,常用来比喻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万寿”则表达了对长寿与繁荣的祝愿。“夷夏尽呼嵩”,“嵩”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这里泛指天下,意味着无论何地的人们都对鹤鸣山充满敬仰之情。整句诗表达了鹤鸣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更是文化、道德与精神的高地,受到广泛尊敬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