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暮归
宋 · 胡仲参
吟罢归来兴欲狂,重城半掩傍昏黄。
钟声遥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
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
钟声遥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
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吟罢:吟诵完毕。归来:返回。
兴欲狂:情绪高昂。
重城:重重城墙。
半掩:半开着。
傍昏黄:临近黄昏。
钟声:寺庙或报时的钟声。
遥动:远远地震动。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自然之灵。
答:回应。
月魄:月亮的光芒。
人影长:人的影子很长。
竹叶:竹叶青酒。
浅斟:轻轻酌酒。
杯量窄:杯中的酒量不多。
梅花满插:插满了梅花。
帽檐香:帽檐上梅花的香气。
不妨:不妨碍。
竟日:整天。
酬心赏:满足心灵的欣赏。
才到:刚刚来到。
明朝:明天。
事又忙:又要开始忙碌。
翻译
吟完诗后心情激动,穿过重重城门已近黄昏。远处钟声回荡,山灵似在应和,月亮尚未升起,人影却拉得很长。
浅酌竹叶青酒,杯中酒量有限,帽檐插满梅花,香气四溢。
何不尽情享受这舒心的时光,直到明天又将忙碌起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郊游归来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吟罢归来兴欲狂",表现了诗人游历之后心情愉悦,意犹未尽。"重城半掩傍昏黄",写出了夕阳西下,城市渐渐沉浸在黄昏的余晖中,透露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
"钟声遥动山灵答",以钟声与山灵相应,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共鸣。"月魄未高人影长",进一步描绘了月色朦胧,人影拉长的画面,给人以静谧而深沉之感。
"竹叶浅斟杯量窄,梅花满插帽檐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诗人品味生活的雅致,竹叶酒虽淡,但足以陶醉,梅花插在帽檐,香气四溢,增添了诗意。
最后两句"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表达了诗人想尽情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然而意识到明天又要忙碌起来,流露出对忙碌生活的无奈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郊游归来后的闲适心情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