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州道中
宋 · 文天祥
三年戎服行,五岭文玉会。
跻攀上崖磴,厉揭涉潇濑。
十步九崎岖,山水何破碎。
坐令管仲小,自觉伯夷隘。
乃今来中州,万里如一概。
四望登原隰,桑麻蔚旆旆。
骅骝出清庙,过都真历块。
历历古战场,俯仰生感慨。
吾常涉重湖,东海际南海。
兹游冠平生,天宇更宏大。
心与太虚际,目空九围内。
男儿不出居,妇人坐帷盖。
反身以自观,须弥纳一芥。
以此处死生,超然万形内。
跻攀上崖磴,厉揭涉潇濑。
十步九崎岖,山水何破碎。
坐令管仲小,自觉伯夷隘。
乃今来中州,万里如一概。
四望登原隰,桑麻蔚旆旆。
骅骝出清庙,过都真历块。
历历古战场,俯仰生感慨。
吾常涉重湖,东海际南海。
兹游冠平生,天宇更宏大。
心与太虚际,目空九围内。
男儿不出居,妇人坐帷盖。
反身以自观,须弥纳一芥。
以此处死生,超然万形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戎服:军服, 指征战生活。五岭:中国南方的五个山脉。
崖磴:悬崖上的石阶。
潇濑:潇湘江的急流。
崎岖:山路不平。
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
伯夷:商朝末年的隐士。
中州:中原地区。
旆旆:形容茂盛或众多。
骅骝:骏马。
帷盖:帷幕和车盖,代指室内。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
翻译
征战了三年,我来到五岭交汇之地。攀登陡峭崖壁,渡过激流潇湘江水。
每走十步就遇曲折,山水景色如此险峻。
连管仲都显得渺小,我感觉自己比伯夷还狭隘。
如今我来到中原,万里之地如同一体。
登高远望,原野上桑麻茂盛,旗帜飘扬。
骏马从清庙而出,穿越都市,豪迈无比。
古战场历历在目,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我曾遍游大湖,从东海到南海。
这次旅行是我一生中最壮丽的,天地更加辽阔。
我的心与天空相接,目光能容纳九重天。
男子不应终日居于室内,女子应有开阔眼界。
反思自身,如须弥山包容芥子。
以此心态看待生死,超脱万物之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穿越重重障碍,最终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三年戎服行,五岭文玉会”、“跻攀上崖磴,厉揭涉潇濑”等句,展现了诗人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
“坐令管仲小,自觉伯夷隘”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自我反省的情感。接着,“乃今来中州,万里如一概”表达了诗人到达中州后,对广阔景致的感受,万里之行,如同一片平坦无碍。
在“四望登原隰,桑麻蔚旆旆”之后,诗意转向对历史战场的回顾和感慨,以及对个人生命境遇的思考。最后,“心与太虚际,目空九围内”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胸怀壮阔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望,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超然物外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