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官斋里,居然万壑回
出处:《喜陆太守孝山长斋因其生日作诗四首寄之》
明 · 释函是
公堂宁碍道,隐几忽闻雷。
侧耳承谁力,古人今再来。
竹声和午磬,云影落香台。
寂寞官斋里,居然万壑回。
侧耳承谁力,古人今再来。
竹声和午磬,云影落香台。
寂寞官斋里,居然万壑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公堂中静坐时,突然听到雷声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震撼交织的意境。首句“公堂宁碍道”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坚守,即使身处官场,也不忘内心的原则。接着“隐几忽闻雷”则以自然界的雷声作为转折,引出内心的波动。
“侧耳承谁力,古人今再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听觉体验转化为情感的共鸣,仿佛古人之声再次回响,给予心灵以力量。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竹声和午磬,云影落香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竹声与午磬的和谐,云影与香台的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寂寞官斋里,居然万壑回”表达了在官府的简陋斋室中,诗人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浩瀚,这种超越物质空间的感知,体现了诗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道德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