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全文

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

出处:《落落斋
清 · 王季珠
我来投高斋,访悉李公宅。
李公读书时,养气师邹峄。
廿六登谏台,愿为君础磶。
维时魏阉党,滔天势赫赫。
公欲除内奸,以伸大建白。
弹疏笔如刀,寒落贼臣魄。
衔怨深复深,食肉不心释。
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
冥鸿即高举,网罟密如鲫。
公知祸不免,乐踵椒山迹。
忍泪别高堂,引领长安驿。
楚囚莫我怜,肝胆坚铁石。
公冤痛木索,公忠光竹帛。
予谥荷褒荣,主思特破格。
迄今三百年,第悬柱史额。
郁郁复葱葱,劲干挺百尺。
英爽实式凭,斋前有老柏。

鉴赏

这首诗《落落斋》由清代诗人王季珠所作,通过描绘落落斋的历史背景与人物事迹,展现了李公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诗中不仅赞颂了李公在面对权势滔天的魏阉党时,勇于站出来除奸的决心与行动,更表达了对李公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敬仰之情。

“我来投高斋,访悉李公宅。” 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探寻历史遗迹的场景,暗示了对李公及其事迹的追忆与敬仰。

“李公读书时,养气师邹峄。” 描述了李公年轻时的求学经历,以及他师从邹峄,培养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廿六登谏台,愿为君础磶。” 表达了李公在年仅二十六岁时,就已登上谏官之位,立志为君分忧解难的决心。

“维时魏阉党,滔天势赫赫。” 描绘了当时魏阉党势力庞大,权倾朝野的景象,为李公的行动提供了背景。

“公欲除内奸,以伸大建白。” 揭示了李公的行动目标,即清除内部奸佞,伸张正义。

“弹疏笔如刀,寒落贼臣魄。” 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公的奏疏如同利刃,让贼臣心寒胆战,生动地展现了其行动的威力。

“衔怨深复深,食肉不心释。” 表达了李公因坚持正义而遭受的怨恨,即使身处险境也不改初衷。

“党禁驰于朝,矫诏驰于夕。” 描述了朝廷内部的混乱与危机,以及李公面临的严峻挑战。

“冥鸿即高举,网罟密如鲫。” 比喻李公如同高飞的鸿雁,却面临密布的罗网,象征其处境的艰难。

“公知祸不免,乐踵椒山迹。” 表明李公明知可能遭遇不测,但依然选择效仿先贤椒山,坚守正义。

“忍泪别高堂,引领长安驿。” 描述了李公离家出走时的不舍与决心,以及对长安的向往。

“楚囚莫我怜,肝胆坚铁石。” 表达了李公即使在困境中也保持坚强不屈的态度。

“公冤痛木索,公忠光竹帛。” 赞扬李公虽遭冤屈,但其忠诚永载史册。

“予谥荷褒荣,主思特破格。” 描述了李公死后被赐予荣誉谥号,彰显了其影响深远。

“迄今三百年,第悬柱史额。” 指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李公的事迹仍被铭记,其形象悬挂于柱史之首。

“郁郁复葱葱,劲干挺百尺。” 形容李公的事迹如同茂盛的树木,历经岁月依旧坚韧挺拔。

“英爽实式凭,斋前有老柏。” 结尾点明了李公的精神如同老柏树一般,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其形象永远矗立在落落斋前。

整首诗通过对李公事迹的深情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使得李公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