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出处:《题樊侯庙二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
邱虚馀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邱虚馀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注释
门掩:门扉半掩。虚堂:空荡的厅堂。
阴窈窈:幽深寂静。
邱虚:指空旷的山丘或墓地。
馀意:心中的遗愿。
丰沛英魂:丰功伟绩的灵魂。
野老:乡野老人。
卜岁:占卜年成。
神巫:从事宗教或占卜的人。
吹箫:吹奏箫声。
黄云暮:黄昏时分。
哀蝉:哀鸣的蝉。
翻译
门扉半掩着空荡的厅堂,幽深寂静,秋风吹过枯竹,发出瑟瑟冷声。谁能理解我心中的遗愿?我想召唤那些丰沛英勇的灵魂。
乡野老人无知无识,只关心年岁的丰收,神巫为何吹奏凄凉的箫声?
黄昏时分,人们回到家乡,只有哀鸣的蝉声陪伴着这份孤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日庙宇景象。"门掩虚堂阴窈窈",写出了庙堂深幽,门扉半掩,营造出一种空寂的氛围。"风摇枯竹冷萧萧"则通过风吹过枯竹的声音,增添了寒意和孤独感。
诗人感慨"邱虚馀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表达了对庙中英灵的敬仰与怀念,同时流露出无人理解的孤寂。"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进一步揭示了民间习俗中的求神问卜,以及神巫吹箫祈福的场景,但诗人内心更倾向于与英雄的灵魂交流。
最后一句"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以傍晚黄云笼罩下的乡村景象收尾,哀蝉的鸣叫更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落寞。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达对历史人物敬仰与自我情感抒发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