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公倘有门徒在,醉后藜床许借扶
出处:《月夜登虎丘作》
明 · 王世贞
松挟春涛万铎呼,忽看飞镜挂浮屠。
穿池倒映芙蓉紫,立石寒侵薜荔孤。
不尽澄光行处得,欲观空色坐来无。
生公倘有门徒在,醉后藜床许借扶。
穿池倒映芙蓉紫,立石寒侵薜荔孤。
不尽澄光行处得,欲观空色坐来无。
生公倘有门徒在,醉后藜床许借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登虎丘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交融。
首联“松挟春涛万铎呼,忽看飞镜挂浮屠”,开篇即以动态的松涛和静谧的佛塔形成鲜明对比,赋予画面以动感和深度。松树仿佛在春潮中摇曳,发出如钟鼓般的响声,而突然间,诗人仿佛看到一面飞镜悬挂在佛塔之上,这一景象既神秘又壮观。
颔联“穿池倒映芙蓉紫,立石寒侵薜荔孤”,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致。池水清澈,倒映着紫色的荷花,增添了几分浪漫与雅致。而远处的立石则在寒风中显得孤独而坚定,薜荔(一种藤本植物)攀附其上,更添几分生机与坚韧。
颈联“不尽澄光行处得,欲观空色坐来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无论行走还是静坐,都能感受到那无尽的清澈光辉,这种美是无法言喻的,只能用心去体会。
尾联“生公倘有门徒在,醉后藜床许借扶”,借用佛教故事中的生公说法化人,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分享这份美好,即使是在醉酒之后,也愿意借助他人的帮助一同欣赏这美妙的景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夜虎丘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哲理思考的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