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去去知何许,啼鸟声中又落晖
出处:《安稳道中》
明 · 江源
戒晓星轺度翠微,不堪野雾湿征衣。
长桥跨涧水千尺,古庙依山树四围。
愁我岖崎坡上路,爱他潇洒竹间扉。
前程去去知何许,啼鸟声中又落晖。
长桥跨涧水千尺,古庙依山树四围。
愁我岖崎坡上路,爱他潇洒竹间扉。
前程去去知何许,啼鸟声中又落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旅人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旅途之苦的对比。首句“戒晓星轺度翠微”以清晨的景象开篇,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星轺(指天上的星辰)在晨光中穿越翠绿的山峦,既展现了旅途的壮丽,也隐含着孤独和挑战。接下来的“不堪野雾湿征衣”,则将读者带入了旅途中的实际困难——雾气弥漫,使得行人的衣物被浸湿,增加了行走的不便与艰辛。
“长桥跨涧水千尺,古庙依山树四围”两句,通过描绘一座横跨深涧的长桥和周围环绕的古庙,展现了旅途中偶遇的宁静与神秘,为单调的行程增添了几分诗意和希望。然而,“愁我岖崎坡上路,爱他潇洒竹间扉”两句,转折之处表达了对艰难道路的无奈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形成鲜明的情感对比,凸显了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最后,“前程去去知何许,啼鸟声中又落晖”则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结束,旅人在鸟鸣声中迎来了日暮,既是对旅程无尽的感慨,也是对未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行者面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挑战,以及在艰难中寻找美与希望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