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
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
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
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
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
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
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鹿角山多美,今日解我饥渴。连绵的山峰向西南延伸,俯瞰千里开阔。
游子远离京城,剑门关难以跨越。
经历艰难险阻后,终于欣喜原野宽广。
往昔异域三分,曾有霸气显现。
如今天下统一,宫阙消失在云端。
遥想当年英雄杨马,后继者名声显赫。
文才令人感伤,不知你的遗骨安葬何处。
肥沃的土地曾滋养豪杰,但现在却凄凉。
执掌权柄非老臣专利,宣扬教化岂能独行。
冀望公如柱石,以道义治国,使国家繁荣。
此人何其幸运,你长久镇守于此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头山的壮丽景色和险峻地势,以及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回忆和思考。开篇“鹿头何亭亭”通过重复“亭亭”的字眼,营造出一种连绵不断、层峦叠嶂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鹿头山的雄伟与险峻。
紧接着,“是日慰饥渴”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此地得以休息和补充体力的满足心情。随后的“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展示了鹿头山的宏大景观,从高处俯瞰可见远方千里之遥的开阔视野。
“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则将鹿头山比作剑门关,形容其险峻难以逾越。然而,“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表达了诗人对于突破重重困难后到达开阔地带的喜悦。
接下来的“殊方昔三分,霸气曾间发”一句,回顾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以及豪杰们的英勇事迹。紧接着,“天下今一家,云端失双阙”则是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一种肯定和赞美,表达了对统一盛世的向往。
“悠然想扬马,继起名硉兀”一句中,诗人似乎在回忆古代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或许是在思考如何继承他们的事业。随后,“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则表达了对于过去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哀悼,以及对自己身后的归宿的思考。
“纡馀脂膏地,惨澹豪侠窟”描绘了一种残酷、荒凉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悲观。然而,“仗钺非老臣,宣风岂专达”则显示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冀公柱石姿,论道邦国活”一句中,可能是在赞美某位领导者的形象和治国理念。最后,“斯人亦何幸,公镇逾岁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的理想状态能够持续的庆幸。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鹿头山的自然景观,还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英雄豪杰事迹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