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良璞不售多在楚,灵珠无价本名隋全文

良璞不售多在楚,灵珠无价本名隋

才既无双数亦奇,高鸿难慕羽堪仪。
长沙旧是陶公族,遗集重开晋义熙。
良璞不售多在楚,灵珠无价本名隋
虽惭司马藏山笔,此志争光自可推。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陶奉长以大父仲调简讨文集见贻且请作传次其来韵二首(其一)》。陈恭尹通过对陶奉长所赠文集的赞赏与回应,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诗中首先赞扬了陶奉长文集中的才华与独特性,将之比作难以企及的高鸿之羽,暗示其作品风格高雅,难以模仿。接着,陈恭尹提到陶氏家族与古代文学大家陶渊明的关联,强调了这份文集的家族传承与文化价值,如同晋代义熙年间的文化盛况。

随后,诗人以“良璞不售多在楚”一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陶奉长作品的珍视与期待,认为这些珍贵的文学宝藏往往被世人忽视。紧接着,“灵珠无价本名隋”则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内在价值,如同隋珠般珍贵,无法用金钱衡量。

最后,陈恭尹以“虽惭司马藏山笔,此志争光自可推”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虽感惭愧,但依然愿意为陶奉长的作品发光添彩的决心。这一句不仅体现了陈恭尹对陶奉长作品的欣赏,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谦逊与对文学事业的热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深情地赞美了陶奉长及其文集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陈恭尹对于文学传承与发扬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