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出处:《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其一》
宋 · 吴芾
士农工商,古有四民。
惟儒最贵,但患非真。
诚能力学,进必有因。
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惟儒最贵,但患非真。
诚能力学,进必有因。
傥或中辍,岂能为人。
注释
士:古代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农:农业生产者。
工:手工业者。
商:商人。
惟:只有。
儒:儒家学者。
贵:尊贵。
患:忧虑。
非真:不是真正的儒者。
诚:如果确实。
能力学:努力学习。
进:进步。
必:必然。
有因:有其原因或基础。
傥:倘若。
或:或者。
中辍:中途停止。
岂:怎么能够。
为:成为。
翻译
古代有士、农、工、商四种职业,其中士最为尊贵。然而,只有真正成为儒者才被看重。
鉴赏
此诗探讨的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意义。开篇“士农工商,古有四民”指出了古代社会的四种基本职业,其中“士”即读书人,代表着知识阶层。接着“惟儒最贵,但患非真”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同时也担忧这些学说是否被真正理解和实践。
“诚能力学,进必有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努力学习能够取得成就的信念。而最后两句“傥或中辍,岂能为人”则是说如果学习半途而废,那么再高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整首诗不仅是在劝勉读书人的同时,也是在强调知识和学问对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这般表述,鼓励士人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学识,不断进取,以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