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卧老长干月,破衲披残大漠霜
出处:《弼臣病阻白门两次寄书并诗因成二章兼次其韵》
明 · 释函可
惊传一纸到辽阳,旧国楼台种白杨。
我友尽亡惟汝在,而师更苦复余伤。
孤舟卧老长干月,破衲披残大漠霜。
共是异乡生死隔,西风吹泪不成行。
我友尽亡惟汝在,而师更苦复余伤。
孤舟卧老长干月,破衲披残大漠霜。
共是异乡生死隔,西风吹泪不成行。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伤之情。首句“惊传一纸到辽阳”以“一纸”点出消息的突然性,辽阳则暗示了友人远在他方,远离故土,令人顿感离愁别绪。接着,“旧国楼台种白杨”一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友人所在之地比作遥远的故乡,白杨树的种植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我友尽亡惟汝在,而师更苦复余伤。”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友人中仅剩一人尚存,而这位幸存者也饱受痛苦,诗人自己也深感悲伤。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浓烈。
“孤舟卧老长干月,破衲披残大漠霜。”这两句描绘了友人生活的艰难与孤独,通过“孤舟”、“老”、“月”、“破衲”、“大漠”、“霜”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荒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怀念。
最后,“共是异乡生死隔,西风吹泪不成行。”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核心,强调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乡,生死相隔,但彼此的心灵却紧紧相连。西风起,诗人的眼泪无法成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伤之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命的脆弱,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