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全文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出处:《林文节定力帖赞
宋 · 岳珂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拼音版原文

gōnghǎojiānshízhùshēnghàn

guāntiēshízàijīngshīzhīdìng

shìshígàichūsǎoyuányòuzhī

注释

公:他。
以:因为。
好古:喜好古代文化。
兼:并且。
博识:广泛的知识。
固:自然。
宜:应当。
著声:留下声誉。
于:在。
翰墨:文学艺术。
予观:我看。
此帖:这幅字帖。
实在:确实。
京师:京城。
之:的。
定力:定力。
是时:那时。
盖:大概。
初:刚刚。
扫:清除。
元祐之迹:元祐党人的影响。
使:如果。
其:他。
不为:没有。
三子之累:那三位人物的牵累。
之:的。
则:那么。
后日:日后。
笔当不至于:笔法应当不会。
轻掷:轻易地挥洒。

翻译

他因为喜好古代文化和广泛的知识,自然应在文学艺术中留下声誉。
我看这幅字帖,确实体现了他在京城时期的定力,那时大概刚清除掉元祐党人的影响。
如果他没有受到那三位人物的牵累,日后他的笔法应当不会轻易地被随意挥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林文节定力帖的赞誉之作。诗中赞赏了林公不仅喜好古代文化,学识渊博,而且在书法上也有深厚造诣。诗人认为林公的书法作品在京师时期展现出坚定的力量,这正是他清除元祐时期某些风格痕迹的结果。如果他能摆脱三位特定人物("三子")可能对他创作的影响,那么他的笔法应当不会轻易流于轻率。整体而言,诗中体现了对林公艺术追求和个性坚韧的肯定。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