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桥高竹转修篱,问讯东风步屧随
出处:《和赵生唐卿师白韵游横溪》
宋 · 孙应时
野桥高竹转修篱,问讯东风步屧随。
雨过天清水声急,山长云白鸟飞迟。
从来丘壑多幽兴,随分风流到小诗。
一榻烟霞须早计,莫教容易鬓成丝。
雨过天清水声急,山长云白鸟飞迟。
从来丘壑多幽兴,随分风流到小诗。
一榻烟霞须早计,莫教容易鬓成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桥:乡村小桥。修篱:修理整齐的篱笆。
问讯:问候。
步屧:踏着木屐行走。
雨过:雨后。
水声急:流水声急促。
山长:山势绵长。
鸟飞迟:鸟儿飞翔缓慢。
丘壑:山水、山川。
幽兴:隐逸之情。
随分:随意、顺便。
小诗:小篇诗歌。
烟霞:美丽的云霞。
早计:早做打算。
鬓成丝:双鬓斑白。
翻译
一条野桥边,竹林环绕着修整的篱笆,我向东风问候,踏着木屐漫步跟随。雨后天空清澈,流水声急促,山势绵长,白云悠悠,鸟儿飞翔得慢悠悠。
自古以来,山水之间常有隐逸之趣,这些美景融入我的小诗之中。
面对这如画的烟霞,我应早早规划,不要让轻易地让岁月染白了双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玩的场景,诗人与朋友漫步于野桥旁,竹林修长,篱笆转折。他们随着东风的引导,一路问讯,一路赏心悦目之景。雨后天气晴朗,溪水湍急,山峦绵长,云白如练,鸟儿飞翔,其姿态悠然自得。
诗中“从来丘壑多幽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寻觅隐逸之所的意愿。接着,“随分风流到小诗”则显示出诗人在游玩中感受到的灵感和创作的乐趣。
最后两句“一榻烟霞须早计,莫教容易鬓成丝”,诗人提醒自己要及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让时光易逝,让头发不知不觉间斑白。这里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珍惜光阴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