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出处:《风摧庭菊殆尽用少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韵》
清 · 恒仁
东窗日白林鸦号,居士偃卧三间茅。
有如瘦马嘶寒郊,忽惊撼屋风萧梢。
波涛万顷翻檐坳,南箕簸扬不遗力。
荒园草木遭戕贼,起视槐柳余空株。
竹枝摧折救不得,就中芳菊可痛惜。
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惨淡叶深黑。
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秋深暂知阴用事,姑缓数日亦佳绝。
菊本后凋乃先萎,含情欲诉无由彻。
我为移植盆盎间,手汲新泉洗冻颜。
置之案侧傍砚山,呜呼菊兮托根幸在幽人屋,一任户外狂飙三日足。
有如瘦马嘶寒郊,忽惊撼屋风萧梢。
波涛万顷翻檐坳,南箕簸扬不遗力。
荒园草木遭戕贼,起视槐柳余空株。
竹枝摧折救不得,就中芳菊可痛惜。
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惨淡叶深黑。
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秋深暂知阴用事,姑缓数日亦佳绝。
菊本后凋乃先萎,含情欲诉无由彻。
我为移植盆盎间,手汲新泉洗冻颜。
置之案侧傍砚山,呜呼菊兮托根幸在幽人屋,一任户外狂飙三日足。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恒仁的《风摧庭菊殆尽用少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韵》描绘了一幅秋日风灾肆虐的景象。首句“东窗日白林鸦号”以清晨的阳光和乌鸦的叫声渲染出环境的寂静与凄凉。接着,“居士偃卧三间茅”展现了主人身处简陋茅屋的生活状态,与外界风雨的冲击形成对比。
“有如瘦马嘶寒郊”运用比喻,写出风的猛烈如同马匹在寒冷郊野中悲鸣。随后,诗人通过“波涛万顷翻檐坳”形容风势之大,连屋檐都仿佛被掀动。南箕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它无情地簸扬,导致“荒园草木遭戕贼”。
“起视槐柳余空株”描绘了风后的荒芜景象,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对“竹枝摧折救不得”和“芳菊可痛惜”的描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遭受破坏的惋惜之情。菊花虽坚韧,但在风中仍显得“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凋零,叶子深黑,显得凄惨。
诗人感叹“风伯心似铁”,认为风的粗犷无情几乎要撕裂一切。然而,他暂时接受这秋日的阴冷,认为“姑缓数日亦佳绝”。然而,菊花的早衰让他深感哀伤,它们本应最后凋谢,却因风而先萎。诗人决定将残菊移至室内,精心照料,希望它们能在“幽人屋”中找到庇护。
整首诗以秋风摧残庭菊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遭遇不幸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