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出处:《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唐 · 刘禹锡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剩把离觞三五巡。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剩把离觞三五巡。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家族继承韦平的文人传统,一生清白至今仍贫穷。他在南宫任职新郎官,曾在西部边疆从军,是旧时的主人。
城外秋草泛黄,似乎预示着秋天的雪来,烽火台上烟雾消散,敌人的踪迹全无。
在国都的城门外告别,正值霜冷的清晨,我们举杯共饮,剩下几巡离别之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其未来职务的祝福。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
这两句描绘出李二十九兄家族背景,他家的文化传统和个人品行都非常纯净,但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韦平"指的是古代官职,其家世代承袭这样的职位,体现了家庭的文化底蕴。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这里表明李二十九兄即将踏上新的仕途,成为一名新任命的官员(新郎吏),而他曾经在军中服役(西候从戎),并且提到他过去的主公或是曾经服务过的对象。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节的景象。城外的草已经变黄,显示出秋天已到,但却出现了罕见的早雪。烽火台上没有战乱的迹象,只有宁静的烟雾升腾,没有敌军(虏)的踪迹,表现了一种和平的氛围。
"鼎门为别霜天晓,剩把离觞三五巡。"
最后两句表达了送别时刻的情感。在清晨的寒露中,朋友们在城门前告别。诗人拿着酒杯,进行三五(十五)次的环顾,意味着无限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李二十九兄家庭背景、个人的品行以及即将到来的职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的期望与祝福。同时,送别时的情景和氛围也让人感受到古代士大夫之间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