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出处:《城西杨梅》
宋 · 陈允平
炎炎火树照千山,南客应同荔子看。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金谷人游红步障,玉房仙炼紫华丹。
猩唇泣露珊瑚软,鹤顶迎风玛瑙寒。
若使汉宫知此味,又添飞驿上长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炎炎:形容火势旺盛。南客:指来自南方的客人。
金谷:古代洛阳的名胜,这里泛指富贵之地。
红步障:红色的纱幕,形容景色艳丽。
玉房:比喻仙人的居所或珍贵的果实。
紫华丹:紫色的仙丹,象征长生不老之药。
猩唇:形容荔枝等水果鲜艳如猩猩的嘴唇。
鹤顶:以鹤顶指代果实顶端。
玛瑙寒:形容果实冰凉如玛瑙。
汉宫:此处借指皇宫。
飞驿:快速传递信息的驿站。
长安:古都长安,这里代指朝廷。
翻译
烈火照耀千座山,南方来的客人定会欣赏荔枝的景象。金谷园中游人如织,穿过红色的纱幕,神仙在紫色的丹药中修炼。
鲜红的果实像猩唇般晶莹,挂着露珠,如同珊瑚般柔软;鹤顶迎风,玛瑙般的果实在寒意中更显珍贵。
如果让汉宫中的人都尝到这美味,恐怕又要增加信使疾驰送往长安的繁忙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城西杨梅的诱人景象。"炎炎火树照千山"以炽热的阳光映照着满山遍野的杨梅树,犹如火焰般灿烂,生动展现了杨梅的鲜艳色彩。"南客应同荔子看"借荔子来比拟,强调其南方水果的珍贵,让人想象其甘甜可口。
接下来诗人通过"金谷人游红步障"的意象,将观果者比作金谷园中的游人,他们在红色的杨梅树下流连忘返,增添了热闹和欢乐的气氛。"玉房仙炼紫华丹"则运用神话色彩,比喻杨梅如仙家炼制的紫色灵丹,暗示其营养价值高。
"猩唇泣露珊瑚软"一句,形容杨梅熟透后汁液饱满,如同猩红的嘴唇滴落出的甘露,口感细腻如珊瑚般柔软。"鹤顶迎风玛瑙寒"则以鹤顶的冷峻与玛瑙的温润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杨梅在微风中晶莹剔透的质感。
最后,诗人设想如果汉宫的君王品尝到这美味的杨梅,必定会惊叹不已,并可能迅速派人将其送往长安,以满足皇家的口腹之欲。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描绘了杨梅的诱人外貌,又寓含了对杨梅美好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