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
出处:《茶山诗》
唐 · 袁高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
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
心争造化功,走挺麋鹿均。
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
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
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
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
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
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
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
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
心争造化功,走挺麋鹿均。
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
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
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
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
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
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
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
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茶山的劳作情景,通过对比古今治道的差异,抒发了对现实政治及民生疾苦的深刻感慨。
诗人开篇即提到大禹时期的贡赋制度,是为了安定百姓,而后世王朝却偏离了这种本意,官吏不敢言,而奸佞之徒则借机谋取私利,不惜耗费巨金,使得万家贫穷。诗人自己则到茶山上亲自参与劳作,与农事紧密相连。
接下来,诗中详细描绘了农人的艰辛劳动,从耕种到收获,每一步都充满了汗水和辛苦。一家之中,男女老少无不参与农业生产,但终日劳作却难以填饱。山间的景象也透露出一片萧瑟,草木未见春色,阴霾连绵,而官吏频繁催促,使者来往不息。
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渴望,但现实中的劳役却让他感到无比痛心。皇帝的巡狩活动也反映出朝廷对于民间疾苦的漠视,而征调来的工匠们则在繁重的劳作中耗费着他们的生命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土安全和边疆守卫的忧虑,以及对复杂官僚体系的不满与无奈。他站在茫茫沧海之间,对内心的愤懑与悲哀无处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