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隅灵可慰,赍志恨难消
出处:《毅夫同年挽诗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予谥昭臣节,书官限本朝。
向隅灵可慰,赍志恨难消。
危涕乘衰暮,同心委沆寥。
兵尘昏岭表,惨淡若为招。
向隅灵可慰,赍志恨难消。
危涕乘衰暮,同心委沆寥。
兵尘昏岭表,惨淡若为招。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予谥昭臣节”,点明了逝者生前的荣誉与品德,谥号昭示着其忠诚与节操。接着“书官限本朝”则暗示了其在官场上的身份与所处的时代背景。
“向隅灵可慰,赍志恨难消。”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安慰与对其未竟之志的遗憾。向隅,即面向角落,常用来形容孤独或悲伤的状态,这里用以表达对逝者灵魂的抚慰。赍志,即带着未完成的心愿而逝去,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惋惜。
“危涕乘衰暮,同心委沆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哀悼逝者时的悲痛心情。危涕,即泪水如危崖般倾泻,形象地表现了哀伤的程度。乘衰暮,意味着在年老体衰之时,更加深感生命的无常与哀痛。同心委沆寥,则表达了与逝者共有的情感和志向,如今却只能委身于茫茫人海之中,无人能理解或共鸣。
最后一句“兵尘昏岭表,惨淡若为招。”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战争的烽烟笼罩着远方,一片凄惨景象。这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的艰难,也暗示了逝者生前可能经历的困苦与挑战,以及其精神与意志在逆境中的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