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沤:积水。
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黄:菊花。
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
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创作的《九日黄楼作》。诗中描绘了重阳节前的景象,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这四句描写了去年的九月初九,黄昏时分,南城内外景象。千沥之水奔腾如雷鸣响,城墙上覆盖着厚重的泥土,雨水顺势而下,如同滑梯一般。这段描述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这四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重阳节前夕,黄花与白酒并未引起旁人的关注,诗人独自一人在日暮时分归来,不忘洗净脚上的尘土。此刻,诗人意识到又到了今年的九月初九,便独自举杯,对着花朵轻啜一口。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这六句诗中,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嫌弃这杯酒的薄弱,因为它终究胜过了泥泞之地中的锐利刀剑。黄楼刚刚修建完毕,墙壁尚未干透,而清河上的霜已经开始出现初冬的寒意。早晨来临时,一片白雾如同细雨笼罩着南山,但却看不见那高达千寻的峰峦。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这四句诗则通过对比黄楼前的景象,强调了黄楼的宏伟与自然界的辽阔。楼前仿佛海洋般广阔,而楼下却只听得到橹鸦轧轧的声音。这时节带来的薄寒,让人感到老态龙钟可畏,而热酒则成为抵御寒冷、压抑心中的忧愁。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这四句描绘了清晨景象,随着烟雾的散去,太阳升起,隐约可见渔村的轮廓。远处的水面波光粼粼,山峦层叠如齿状。而在这宁静的自然背景中,诗人、猛士、龙虎等形象交织,楚舞吴歌则宛转起伏,如同鹅鸭一般。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霅。" 这两句,则是诗人向友人提出邀请,共同举杯畅饮,不要推辞。在这与众不同的美好景致中,让我们一起泛舟于清澈的江水之上。
整首诗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重阳节前夕,以及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那特有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