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全文

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

宋末元初 · 方回
周诰恶沈湎,礼设萍氏禁。
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
上有朝廷燕,下有乡党饮。
倍食与无算,岂闻起酗竞。
但此忘忧物,过嗜足致病。
汤剂所不攻,朝窗卧若暝。
虽然极困羸,亦未害性命。
百病皆不可,病酒差独胜。

翻译

周朝训诫厌恶沉溺于饮酒,礼仪中设有对过度饮酒的禁止。
普通人可能因此败坏德行,而贤者始终能保持恭敬之心。
上层有朝廷宴会,下有乡亲聚会饮酒。
宴饮过度且数量惊人,哪曾听说是为了比赛酗酒。
然而酒只是让人暂时忘忧,过度饮用却足以致病。
即使是良药也无法治疗这种病,醉酒的人如同昏睡在朝窗边。
尽管极度虚弱,但这并未危及生命。
众多疾病中,唯有酒瘾是最难治愈的。

注释

沈湎:沉溺,过度饮酒。
萍氏禁:古代对过度饮酒的礼仪限制。
败德:败坏道德。
克敬:严格遵守,恭敬。
朝廷燕:朝廷宴会。
乡党饮:乡村聚会饮酒。
倍食:加倍饮食,指酒席丰富。
酗竞:酗酒比赛。
忘忧物:使人忘忧的东西。
致病:导致疾病。
汤剂:中药汤剂。
朝窗:早晨的窗户,比喻醒来的状态。
病酒:因饮酒过度而生病。
差独胜:相比之下更难以治愈。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收录于《秋晚杂书三十首》之中。方回在诗中表达了对酒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首句“周诰恶沈湎,礼设萍氏禁”指的是古代圣王制定礼仪,以防止人们沉迷于酒。这里的“诰”是指帝王的教诲,“沈湎”则意味着过度沉溺于饮酒。

接着,“愚夫或败德,贤者故克敬”表明了不同人的态度:愚昧的人可能因饮酒而失去道德,而有智慧和品德的人则会通过自我克制来保持尊重。

“上有朝廷燕,下有乡党饮”描绘了一种场景,即上层社会的宴席与底层民众的聚饮,反映出酒在不同社群中的普遍性。

“倍食与无算,岂闻起酗竞”则指人们在饮食和饮酒方面毫无节制,甚至竞相攀比,这种现象令人质疑是否听说过因醉酒而引发的灾难。

诗人随后提到“但此忘忧物,过嗜足致病”表达了酒精可能带来的安慰作用,它使得人们暂时忘却忧愁,但同时也可能因为过度嗜好而导致疾病。

“汤剂所不攻,朝窗卧若暝”描绘了一种状态,即某些疾病难以用药物治疗,而诗人则选择在清晨的窗前安然入睡,如同夜色一般宁静。

尽管如此,“虽然极困羸,亦未害性命”表明即便是在极度贫困和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也尚未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最后,“百病皆不可,病酒差独胜”强调了酒精带来的问题在众多疾病中尤为突出,它可能比其他疾病更难以根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饮酒文化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酒精消费的复杂态度,以及它所引发的个人与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