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全文

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出处:《詶钱汝州
唐 · 许浑
白雪多随汉水流,谩劳旌旆晚悠悠。
笙歌暗写终年恨,台榭潜消尽日忧。
鸟散落花人自醉,马嘶芳草客先愁。
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注释

白雪:冬天的雪,这里比喻为乐曲的纯净高雅。
汉水:中国中部的一条河流,此处代表流动的时间和空间。
谩劳:无须劳烦,白白劳累。
旌旆:古代旗帜的总称,这里代指军队或出行的仪仗,引申为壮观的景象。
悠悠:缓慢飘动的样子,也有时间久远之意。
笙歌:吹笙和歌唱,泛指音乐歌舞。
暗写:隐晦地表达,不直接说出。
终年恨:一年到头的遗憾,长期的不满或悲伤。
台榭:楼台亭阁,泛指游乐场所。
潜消:悄悄地消失,不知不觉中消减。
鸟散:鸟群飞散,象征离别或结束。
落花:凋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时光流逝或美好事物的消逝。
人自醉:人们自我沉浸,陶醉于某种情境中。
马嘶:马的嘶鸣声,这里可能引起旅人的思绪。
芳草:芳香的草地,常象征春天或旅途中的景致。
客先愁:旅客首先感到忧愁,可能是因为即将离别或触景生情。
怪来:难怪,怪不得。
雅韵:高雅的乐曲或诗文的韵味。
清无敌:清新脱俗,无人能及。
三十六峰:具体的山峰数目,可能指实际的地貌,也寓言众多美景。
庾楼:古楼名,也可泛指登高望远、引发思绪的场所。

翻译

白雪大多随着汉水向东流去,无须劳烦旗帜在傍晚时分缓缓飘扬。
乐曲中暗暗倾诉着整年的遗憾,楼台亭阁悄悄消解了整天的忧伤。
鸟儿飞散,花瓣飘落,人们自我陶醉其中;马儿在芳香的草地上嘶鸣,过客却提前感到了愁绪。
难怪这高雅的乐曲清新无比,它与那三十六座山峰一同映衬着庾楼。

鉴赏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怀。

"白雪多随汉水流,谩劳旌旆晚悠悠。" 这两句以汉水为背景,通过白雪随流水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谩劳"一词则透露诗人对过往繁华已成往事的感慨。

"笙歌暗写终年恨,台榭潜消尽日忧。" 这两句中,"笙歌"象征着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终年恨"则是对过去无法释怀的情绪,而"台榭潜消"则表达了长时间内心的忧虑和压抑。

"鸟散落花人自醉,马嘶芳草客先愁。"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鸟儿随意飞翔,落花飘零,而自己则沉浸于酒中以求得解脱。马儿嘶鸣,则是旅途中独自前行的忧虑。

"怪来雅韵清无敌,三十六峰当庾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自己艺术上的追求,"雅韵"指的是高洁脱俗的声音,而"三十六峰"则是自然界中壮丽的山峰之称,象征着崇高无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孤独,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