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悭囊偿酒债,安排崄韵主诗盟
出处:《和余子美即事二首 其二》
宋 · 黄公度
黉堂归去葛衣轻,怪底形容太瘦生。
抖擞悭囊偿酒债,安排崄韵主诗盟。
妖韶梅老自馀态,滋味韩休薄大羹。
强策驽骀追逸驾,不堪才力但平平。
抖擞悭囊偿酒债,安排崄韵主诗盟。
妖韶梅老自馀态,滋味韩休薄大羹。
强策驽骀追逸驾,不堪才力但平平。
注释
黉堂:古代的学校。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轻便凉爽。
形容:外貌,形态。
酒债:借酒产生的债务。
梅老:老梅花,喻指年老但仍保持风姿。
韩休:唐代官员,以清廉简朴著称。
大羹:古时的一种简单菜肴,比喻朴素的生活方式。
驽骀:劣马,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逸驾:疾驰的马车,比喻杰出的人才。
才力:才华和能力。
平平:普通,平凡。
翻译
穿着葛衣轻松返回学堂,为何我显得如此消瘦?抖擞精神,从钱包里拿出钱来偿还酒债,准备以险峻的韵律主导诗人们的约定。
尽管梅花已老但仍保留着美丽的姿态,我对韩休的品味是淡泊大羹的风格。
试图驾驭劣马追赶快马,只因才能有限,只能做到平凡无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题目为《和余子美即事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轻松的葛衣形象回归学堂,感叹自己身形消瘦,可能是生活或心情所致。他决定振作精神,用节俭的钱财偿还酒债,并积极参与诗歌创作,希望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接着,诗人提到梅花虽已老去但仍保留着美丽的姿态,这象征着即使在困顿中也保持着风骨。他对韩休的品味有所批评,认为他的口味过于清淡,如同对大羹(古代祭祀时的肉汁)的评价。诗人表达出一种不甘于平庸,想要超越自我,追赶那些才华出众者的决心。
然而,他也坦诚自己的才能有限,只能尽力而为,表现了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整首诗寓言性强,既有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有对艺术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而谦逊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