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倦晨暮,沓沓伤岁穷
出处:《值雪咏怀》
明 · 李梦阳
索居倦晨暮,沓沓伤岁穷。
玄云为谁屯,流霏夜常风。
映隙既窈窕,穿窗亦玲珑。
凌高似有缀,填卑忽若崇。
裒多虽称物,益寡竟谁功。
匪无盈尊酒,斟酌解我忡。
途路怅伊阻,佳期杳莫同。
握瑾惜楚老,枝瑶怨国风。
人欲天必从,积感理能通。
钟弦旷易绝,郢论寡弥工。
持为知音说,庶以折其衷。
玄云为谁屯,流霏夜常风。
映隙既窈窕,穿窗亦玲珑。
凌高似有缀,填卑忽若崇。
裒多虽称物,益寡竟谁功。
匪无盈尊酒,斟酌解我忡。
途路怅伊阻,佳期杳莫同。
握瑾惜楚老,枝瑶怨国风。
人欲天必从,积感理能通。
钟弦旷易绝,郢论寡弥工。
持为知音说,庶以折其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值雪咏怀》,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寂寞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首句“索居倦晨暮”揭示了诗人独处时对日复一日生活的厌倦,接着“沓沓伤岁穷”表达了对岁月匆匆而逝的无奈和哀伤。
“玄云为谁屯,流霏夜常风”描绘了冬日阴云密布、雪花纷飞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苦闷。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映隙”、“穿窗”等意象,展现了雪花飘落的轻盈与灵动,但又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起伏不定。
“凌高似有缀,填卑忽若崇”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雪覆盖万物的观察,既有高处的点缀,也有低处的堆积,象征着人生的高低起伏和命运的不测。诗人反思“裒多虽称物,益寡竟谁功”,认为世间万物各有其用,但个人的付出与收获往往不成正比。
“匪无盈尊酒,斟酌解我忡”借酒浇愁,试图排解心中的忧虑,然而“途路怅伊阻,佳期杳莫同”又透露出对人际关系的困扰和期待的失落。诗人感叹“握瑾惜楚老,枝瑶怨国风”,将自己比作楚国的美玉和瑶琴,寓言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不得施展。
最后,“人欲天必从,积感理能通”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接受,相信积累的情感和道理终会相通。诗人以“钟弦旷易绝,郢论寡弥工”比喻自己的才情难以得到共鸣,但仍希望能找到知音,以“持为知音说,庶以折其衷”寄托了寻求理解和支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李梦阳在困境中的自我省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