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
宋 · 释德洪
道非止精进,此意曾密传。
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
一乘论知见,三兽分圣贤。
君看娑竭女,初不学安禅。
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
一乘论知见,三兽分圣贤。
君看娑竭女,初不学安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二十九日明白庵主寂灭之日用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为韵作八偈》中的第四首。诗中探讨了修行与佛法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应受顺逆影响的主题。
首句“道非止精进,此意曾密传”,指出修行之道不仅仅是简单的努力,而是包含了深刻而秘密的教诲。接着,“宴坐历十劫,佛法不现前”描绘了一种长时间的冥想状态,但佛法并未显现,暗示了修行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一乘论知见,三兽分圣贤”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层次和分类,通过“一乘”(即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理解知识和见解,同时通过“三兽”(比喻不同层次的修行者)来区分圣贤的不同境界。
最后,“君看娑竭女,初不学安禅”以一个故事结尾,借由“娑竭女”的例子,说明即使没有经过专门学习,也能自然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的实践性。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和实践的思考,以及在修行过程中保持内心平和、不受外界影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