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涧中水,不入贪夫耳
出处:《勉隐者》
宋 · 释智圆
潺潺涧中水,不入贪夫耳。
茫茫陌上尘,不沾静者身。
静者贵寡欲,贪夫常患贫。
躁进陷邪佞,洁己废大伦。
况当文明时,草泽罗贤人。
行道尚中庸,蠖屈宜求伸。
茫茫陌上尘,不沾静者身。
静者贵寡欲,贪夫常患贫。
躁进陷邪佞,洁己废大伦。
况当文明时,草泽罗贤人。
行道尚中庸,蠖屈宜求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勉隐者》,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以流水和尘土为喻,表达了对隐士品格的赞扬与劝勉。他指出,清澈的山涧之水,只有不被贪婪之人听见,才能保持其纯净;而广袤原野上的尘埃,只有不沾染心境宁静的人,才能避免其困扰。诗人强调,隐者应珍视清心寡欲,避免急功近利导致陷入邪恶,同时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忽视大道伦理。在文明昌盛的时代,贤才众多,但隐者仍需保持中庸之道,适时展现才华,如同蠖虫虽蜷缩但终将展翅飞翔。整首诗寓言深刻,劝诫隐士在追求内心平静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