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其昔未偶,落魄为狂生
出处:《览古十四首 其八》
唐 · 吴筠
食其昔未偶,落魄为狂生。
一朝君臣契,雄辩何纵横。
运筹康汉业,凭轼下齐城。
既以智所达,还为智所烹。
岂若终贫贱,酣歌本无营。
一朝君臣契,雄辩何纵横。
运筹康汉业,凭轼下齐城。
既以智所达,还为智所烹。
岂若终贫贱,酣歌本无营。
注释
食其:指人物郦食其,汉初著名说客。偶:遇合,得到赏识。
落魄:穷困失意。
狂生:行为放纵不拘的读书人。
君臣契:君主与臣子之间情投意合。
雄辩:强有力的辩论。
运筹:制定策略,筹划。
康:使……安宁,稳固。
汉业:汉朝的基业。
凭轼:靠着车前的横木,代指乘车出征。
下:攻克。
齐城:齐国的城池,这里特指齐国。
既以:既然因为。
智所达:智慧所达到的成就。
还为:还因此。
烹:古代的一种酷刑,这里比喻遭杀害。
岂若:哪里比得上。
终:终究,终身。
贫贱:贫穷低贱。
酣歌:畅快地唱歌。
本无营:本来没有追求功名利禄之心。
翻译
他过去未曾得到赏识,失意落魄像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一旦与君王意气相投,他的雄辩才智多么自如奔放。
他运筹帷幄巩固了汉朝基业,倚靠车前横木攻下了齐国城池。
既因智慧达到显赫地位,最终也因智慧而遭烹杀。
哪里比得上终身贫贱,畅饮歌唱本来无所图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食其昔未偶,落魄为狂生"表达了一种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与无常,以及个人的生命轨迹可能因为某些外在因素而变得紊乱。"一朝君臣契,雄辩何纵横"则展示了政治场合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语言策略的运用。
"运筹康汉业,凭轼下齐城"这一句,诗人以古代名将的军事行动比喻个人在历史大潮中的作为,展现了对英雄事迹的向往。"既以智所达,还为智所烹"则表明了智慧既可以帮助人们达到某种高度,也可能成为他们失败的原因,反映了一种智者难免一失的悲剧感。
最后两句"岂若终贫贱,酣歌本无营"是一种对比和超脱,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使一生平庸贫穷,也不如醉心于艺术创作,这里面的“酣歌”指的是沉浸于诗歌的创作之中,“本无营”则是说这种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不以物质利益为目的。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才能与成就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艺术创造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