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出处:《寄题小孤山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注释
无穷尽:形容数量极多,没有尽头。和靖: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著称。
占断休:独占,垄断。
鼻端:鼻子前端,这里指嗅觉。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著名山峰,林逋曾在此隐居。
不必:不需要,即使不。
在杭州:地理位置,强调感受梅花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
翻译
梅花的种子多得数不清,林和靖又怎能独自占有呢。如果能深入理解梅花的芬芳,那么即使不在杭州的孤山,也能感受到它的香气。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题小孤山二首(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梅花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情感以及他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梅花种子无穷尽" 这句表达了梅花繁殖力强、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暗示着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无尽生机的认同。同时,这也是对个人精神或思想不断传承的一种比喻。
"和靖何曾占断休" 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不为世俗所扰的追求。他认为这种精神状态不是短暂的,而是持续且恒久的,体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向往。
"若向鼻端参得透" 这一句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如果一个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就能感受到更为深远的真理或美好。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
"孤山不必在杭州" 最后一句则是在说,即使是著名的美景如杭州的小孤山,如果内心已经达到了某种层次,那么这种美好便无处不在,不需要特定之地来寻找。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物我两忘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内心平静和精神境界提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