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作图画,梦想存容姿
出处:《为夏子题奉母图》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麋鹿得甘草,呦呦鸣其麑。
儿生失慈母,匍匐将安归。
不如彼燕雏,有母教之飞。
羊羔亦有乳,乌子亦有枝。
嗟君始六岁,已抱杯圈悲。
茕茕在襁褓,黄口长含饥。
辛苦得成立,堂前怀断机。
丹青作图画,梦想存容姿。
瞻依向纨素,出入将庭帏。
如闻叹息声,俨见劬劳时。
丁兰刻芳木,日禅泣阏氏。
同怀终天恨,孝思无穷期。
庶几扬令名,以慰圣善贻。
儿生失慈母,匍匐将安归。
不如彼燕雏,有母教之飞。
羊羔亦有乳,乌子亦有枝。
嗟君始六岁,已抱杯圈悲。
茕茕在襁褓,黄口长含饥。
辛苦得成立,堂前怀断机。
丹青作图画,梦想存容姿。
瞻依向纨素,出入将庭帏。
如闻叹息声,俨见劬劳时。
丁兰刻芳木,日禅泣阏氏。
同怀终天恨,孝思无穷期。
庶几扬令名,以慰圣善贻。
鉴赏
这首诗《为夏子题奉母图》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奉母图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之情。
诗中以“麋鹿得甘草”开篇,比喻孩子得到母亲的关爱如同麋鹿觅得甘草般幸福。接着,诗人通过“儿生失慈母”、“羊羔亦有乳,乌子亦有枝”等诗句,对比了不同生物在母亲关爱下的成长,强调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随后,诗人描述了一个六岁孩童因失去母亲而悲伤的情景,以及他幼年时期在母亲怀抱中的孤独与饥饿,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和无尽的爱。
“辛苦得成立,堂前怀断机”,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了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与牺牲,以及她对家庭的贡献。接下来,“丹青作图画,梦想存容姿”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形象的怀念与追忆,即使在梦中也能见到母亲的面容。
最后,“瞻依向纨素,出入将庭帏”描绘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仿佛能看见母亲在家中忙碌的身影。诗人通过“如闻叹息声,俨见劬劳时”再次强调了母亲的辛勤与付出,以及他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感激。
“丁兰刻芳木,日禅泣阏氏”引用了丁兰刻木像以纪念母亲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仰。最后,“同怀终天恨,孝思无穷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去世的遗憾与无法报答母亲恩情的痛苦,以及对孝道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怀念,以及对孝道的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