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出处:《代人上建守四首 其四》
宋 · 李吕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注释
怅怀:满怀遗憾。往事:过去的记忆。
何知:怎能知道。
作兴:兴起,有心。
触绪非:心境不再相同。
无地可畦:没有土地可供耕种。
家十口:家中有十口人。
萧然:冷清的样子。
相对:面对面。
欲谁归:不知该让谁回归。
翻译
我满怀遗憾地回忆过去,如今再来却心境全非。家中十口人无处耕种,孤零零相对,不知该去向何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吕所创作的《代人上建守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哀。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但又认识到时光难以倒流,这种怀旧之情只能是徒劳的感慨。这里,“怅怀”一词传达了一种沉痛的情感,而“作兴重来触绪非”则表明了这种怀念虽然强烈,却无法实现。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面临的现实困境。这里,“无地可畦家十口”说明诗人家庭人口众多,但却没有固定的居所或生活来源,表现出一种漂泊无依的窘迫感。“萧然相对欲谁归”则描绘了一种空旷孤寂的情景,即在寒冷清贫中,面对着家人,内心充满了无助和迷茫,渴望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实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现状的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