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称薄如纸,名盖越千万
出处:《范湘监务许惠其父盘溪居士诗先往数语焉》
宋 · 赵蕃
国朝几名家,在蜀苏与范。
斯文何与人,竟作南荒窜。
盘溪诸子行,少小便精悍。
早从宜州游,句法悟骨换。
官称薄如纸,名盖越千万。
我为馀杭役,识子非楚产。
姓名问即识,一笑冰已泮。
长哦乃翁诗,亹亹无间断。
使我倾耳听,妙处惊辄叹。
前辈今远矣,俗眼易作玩。
大轴许见遗,此赐安敢慢。
行囊政尔空,得此吾无患。
斯文何与人,竟作南荒窜。
盘溪诸子行,少小便精悍。
早从宜州游,句法悟骨换。
官称薄如纸,名盖越千万。
我为馀杭役,识子非楚产。
姓名问即识,一笑冰已泮。
长哦乃翁诗,亹亹无间断。
使我倾耳听,妙处惊辄叹。
前辈今远矣,俗眼易作玩。
大轴许见遗,此赐安敢慢。
行囊政尔空,得此吾无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国朝:本朝。苏与范:指苏轼和范仲淹。
斯文:指文才、学问。
南荒:南方荒僻之地。
盘溪:地名,可能指作者家乡或某学派。
精悍:精明强悍,此处形容才智出众。
宜州:地名,今广西宜州市。
句法悟骨换:指诗歌创作技巧的提升。
官称薄如纸:形容官职微小。
名盖越千万:名声极大。
馀杭役:在余杭任职的经历。
楚产:指楚地出生的人。
一笑冰已泮:一笑之间,寒冷的心情也化解了。
亹亹:连续不断的样子。
大轴:指重要的作品。
遗:赠送。
行囊:行李。
患:忧虑。
翻译
本朝出了几家才子,苏轼和范仲淹在蜀地最为出名。他们的文学才华为何被世人忽视,竟被贬到偏远的南方。
盘溪的学子们,自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坚韧。
他们年轻时就游历宜州,诗歌创作的技巧因此大有提升。
他们的官职虽然微薄,但名声却超越千万。
我在余杭任职时,就知道你并非出身楚地。
只要提到你的名字,我就立刻认出,一笑之间,寒冰也消融了。
长久吟咏你父亲的诗篇,你的才华源源不断。
聆听你的佳作,美妙之处让我惊叹不已。
前辈们的身影已远去,如今人们容易轻视他们的成就。
如果能有幸得到你的大作,我怎敢怠慢这样的恩赐。
我的行囊空空,能得到你的诗集,我已无所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他赞扬了范姓朋友在文学上的才华和成就,特别提及了他在蜀地与苏轼、范仲淹齐名。诗人感叹这些文化大家被贬至偏远之地,但他们的才情并未因此减损。盘溪诸子中的朋友从小便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和坚韧,早年就与宜州的文人交往,诗歌创作技艺大有提升。
诗中提到,这位朋友的名声虽然广大,但官职微薄,如同一张薄纸。诗人自己虽身处余杭,但对他的敬仰之情不减,一听到他的名字就能辨认出来,甚至在聆听他的诗作时,深感其妙处,不禁赞叹。诗人感慨前辈文人已成历史,而今人们容易轻视他们的成就。最后,他表示如果能获得这位朋友父亲的诗作,将是极大的荣幸,尽管行囊空空,也愿意珍藏这份馈赠,视为无价之宝。
整首诗以赞颂和交流文人墨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前辈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